郭保静:行医先要“爱伤”

“有学生说我太严格,甚至太严厉了,其实我只是觉得工作就是要严谨认真地做,只有严谨认真,才是真正对患者负责,才能避免错误的发生,病人更能从中受益。”


2014年,郭保静被邀请到吉隆坡一家医院交流时的留影

郭保静,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医生,从事儿科学专业25年,对小儿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经验,擅长小儿心律失常的射频导管消融术、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性导管术。在本院完成小儿射频消融术800例、年平均完成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和诊断性导管术300例,并帮助国内20家兄弟医院开展相关工作。


两个原则:多余的检查不做、不需要的药物不开

看郭保静出门诊,就能透过他沉稳冷静的外表看到那颗严谨敬业、对病人高度负责的“严厉”的心。

“郭大夫,孩子7岁半了,查出来室上性早搏和心动过速。跑了好几家医院,******医院说的很可怕,让马上住院治疗,说严重了会引起心脏衰竭,我们做家长的简直快被吓死了!xx所的大夫给开了一大堆治心肌炎的药,结果后来验血又证实不是心肌炎,却还让我们接着吃这些药!”

一位家长领着儿子坐在郭保静侧面,眉心皱成了一个“川”字,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堆检查资料。郭保静一面认真阅读心电图,一面沉静地和家长说着其中的病理,没有丝毫不耐烦:“你的孩子没什么大事,也不用限制他的活动,不建议用药,半年之后来复诊。”

坐在旁边跟访的我,长舒一口气,再看看家长,各种复杂情绪化成了眼泪释放出来,却仍不放心地追问了一句“真的不用吃药啦?”随即一想,又赶紧收回问题,只是一个劲地道起谢来。

郭保静再三宽慰家长,“是真的,不用做检查,不用开药!”对于来医院求检查、寻医问药的病人,郭保静一直秉持着两个原则:多余的检查绝不做、不需要的药绝不开。

“谁都需要挣钱养家,但来源要正当。从1987年毕业到现在,我是从来不拿医药回扣的。病人确实需要药,可以开!如果对病人无益,为了某种利益而开药,就不合适了,不仅增加病人花费,同时也增加机体负担。”

看着眼前这个病人大包小包拎着的一堆药,郭保静忍不住问,这得花几千块钱吧?“哎!没办法呀,开了就得买呀!”病人一声叹息。

“郭大夫,我们又来复诊了!”又一对家长和孩子笑颜满面地进了门。这个小病人也曾在郭保静这儿得到过同样的“庇护”。去年6月份,患儿因气管炎发烧了一周,继而出现心慌无力,去***医院检查时,经医院的某位“专家”诊断后建议:不能上幼儿园了!不能打预防针!夜里不能熟睡!必须在家静养输液半年等。一家子着实紧张了,可是一个月后,复查没有任何变化,孩子的小手却已被针扎得红肿不堪。

经朋友推荐,家长带这个孩子来安贞医院挂了郭保静的号,才出现了幸运的转机——孩子没有问题,属于正常现象,夜间深度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活跃所致,为生理性现象,不存在需要“治疗”的问题,后来的复诊证明了郭保静的诊断是完全正确的。这次拿到复诊的检查单子,郭保静笑了,这孩子什么事都没有了。

对于外地的病人,郭保静从来不忌讳把自己的手机号和邮箱地址给他们,主动让病人及时、定期给他汇报病情,或者给他们介绍更便于在老家看病的医院和医生,使他们不再因为身处偏远地区而得不到正确的治疗、耽误病情,不再因为距离而脱离了郭保静的关注。


“几千公里的路程来到北京求医,我理解病人家长的心情。”郭保静对我说。

上午的门诊直到下午一点钟才近尾声,面对最后一个病人,郭保静也没有一点敷衍,依然坐姿端正,神情关注,仔细地看着厚厚的检查单,详细地询问具体病情。因为下午还有手术,他催着助手快去吃饭,自己却一点也不着急。

郭保静说,行医首先要有“爱伤意识”,医者仁心,作为医务工作者要爱护伤者,爱护患者,“视病人如亲人”那只是官话,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但当病人有困难时,应该尽量帮他们解决困难,和他们沟通到位。比如门诊中一个外地医院转来的孩子,很明显是术后的并发症,而且可以判断是术后没多久就出现的。之所以拖到现在,很显然是医生没有主动说清楚,甚至隐瞒了实情,没有及时做处理。这是作为医生不该的行为,对病人的安危冷漠到极点。这样做问题早晚还是要爆发出来。


数年坚持:用心做事

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自2001年开展小儿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郭保静作为主要助手参与此项工作,自2003年“非典”后随着负责人的调离而停止了一年。从2004年开始,科室将此项工作交由郭保静负责,当时面临重重困难,首先是没有助手,需要请兄弟科室帮助,导管室时间比较紧张,不能安排一个固定的使用时间,恰恰儿科病人的一个突出特点——手术需要麻醉,没有固定的手术时间自然麻醉科也不好给他安排麻醉师。所以当时郭保静几乎无法给自己的病人一个准确的手术时间。每次预约手术台,他都要在前一天亲自去导管室看看手术时间,然后通过私交的途径自己联系麻醉师。

安贞医院手术量大,麻醉师很不好约,本科室一开始还有一两个人愿意给郭保静打打下手,后来发现这个活儿学习曲线太长,又苦又累,干了两次就不干了。直到心内科偶尔有个研究生表示愿意学这个,才多添了一个助手。自己带病人进导管室,做完检查或者手术后,亲自把病人推回病房。这样的状态竟然一直持续到2008年,才终于得以改善——每周二上午,终于有了一个固定的导管室专门用于射频消融。回想起来,不免感慨那时都不知道怎么过来的!

对于一些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造影对于手术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有一次,刘迎龙主任的一个病人需要二次手术, 但迟迟不能决定,因为孩子的右肺动脉的发育情况在既往的包括外院和本院的心血管造影术都没能满意的显示,因为这个病人的检查有难度。也正因如此,下一步手术不敢进行。

刘主任找到郭保静,让他想想办法,尽量解决这个问题。他没有推辞,按期进行检查,如愿以偿获得清晰造影结果,但仅为了这根血管,花费了3小时,所以有时病人不理解:做个检查怎麽会那么难?但真的就是这么难。这位家长后来写了感谢信贴到了心外科楼电梯间并放到“好大夫”网站上表示感谢。郭保静讲:孩子已经很不幸,希望能以自己的专业知识竭尽所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一次颠覆:打破既往概念

郭保静有段时间常常回家后乐滋滋的,最了解他的妻子会故意问:“哎呀,你今天怎么这么高兴?”其实两人都知道,这一般都是因为他做了一项探索性的检查或治疗,而且很成功。在这中间,令郭保静印象最深的,是一次颠覆了概念的造影检查。

那是在2005年,郭保静还是个住院总。一个三尖瓣闭锁的病人,需要心导管术评价肺血管发育情况,这类病人的此项检查要做的很满意在当时还是有难度的,当时正好赶上安贞医院的国际交流机会,很多外国专家和科里的老同事们都参与会诊。

郭保静作为助手和来访的外国专家一起上台做导管检查。术后郭保静和外国专家各自给出的计算结果基本相吻合。但是肺动脉压力和肺阻力的一组数据让所有人产生了困惑。按照常理,肺动脉压力和肺阻力应该同高同低,但这次的情况是肺动脉压力很低,但肺阻力却很高。这个问题现在看很简单了,但当时确实就不好绕这个弯,因为教科书上写的肺动脉平均压在15mmHg以下可以行腔静脉-肺动脉分流术,按此标准这个病人没问题,但鉴于肺阻力高外国专家讲只能做体-肺分流术,为什么?郭保静为此不敢睡觉,绞尽脑汁苦思冥想直到凌晨3点多,忽然豁然开朗。

第二天的病例讨论会,比平时安静了许多。“不可能,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数据呢?”当时的小儿先心病外科主任说。

“主任,我昨天想了这个问题很久,最后明白了。这个光盯着公式看,确实不好绕过弯来。反过来想,因为肺动脉发育不良,肺血越少,肺动脉压力自然会越低,正是因为肺血少,肺动脉发育不好,肺血管床分布差,肺阻力自然就高了,这是肺血与肺血管床的比例平衡关系”郭保静说完,会议室又是一阵安静。

“有道理!”主任的认同,终于让这道当时觉得棘手的难题有了解答的新思路。

现在看来不是难题的难题,在当时却是救命的一个造影,它改变了本科室以往对腔肺分流术手术条件的一些认识,也是从那次开始,本科室的此类术式成为常规手术。


医生档案

郭保静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擅长

心律失常诊治,射频消融术,起搏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兵器谱认证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出诊时间

周四上午

简介

郭保静,男,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从事儿科学专业25年,对各型小儿心律失常具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参与完成小儿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导管消融术共500余例,小儿缓慢心律失常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数十例。

Responsive image

北京拓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56187号-2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9号长新大厦6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