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咏冬:我做的全都是分内事

寻访中国顶尖医疗团队——

本期人物: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吴咏冬

初见吴咏冬,手术服外罩了一件白大褂,利落的板儿寸下一副略显严肃的面孔。

他的看诊风格和他给人的第一印象一样,简单明了,没有过多寒暄。他直言,“我不会把病人当家人”,因为“关心则乱”。在他看来,职业化、专业化是对病人最好的负责 —— 清清楚楚解释明白病情,实实在在为病人解决病痛,“我特反感说大话、唱高调,说那么多大话还不如干点儿实事儿呢!”

很多慕名而来的病人也正是看中了他这点,“从初诊到做手术,吴主任话不多,但倍儿专业。” 一位患者在看诊结束时说,“吴主任,我就信任您!”


唯手熟尔

内镜是消化内科医生必备的一门“手上功夫”,在这方面吴咏冬无疑是一位佼佼者。拿最普通的胃镜检查来说,很多大夫会在一些典型部位拍摄两张照片,最后在检查报告中二选一。而吴咏冬从来一个部位就拍一张,内镜室的护士评价,“准!”而在吴咏冬看来,这只是医生个人习惯不同而已。

于吴咏冬而言,操作内镜就如同操作四肢般灵活自如,而消化道则仿佛是走过无数次的迷宫般了然于胸。看他做内镜,有种抑扬顿挫的韵律感,该走则走,该停则停,张弛有度。他自己也说,“我做内镜肯定不是最快的,但应该算是比较稳的。” 正是这种精准、稳健的手法,将病人做内镜的不适感降到了最低。同时,也为很多疑难病例得以顺利解决奠定了基础。

2009年的一天,一名特殊的患者 —— 尼日利亚籍毒贩,惊动了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这名男子为贩卖毒品,一次吞下了50多粒海洛因胶囊,在入境时被海关查获,被送往医院先后排出50余粒毒品胶囊。然而,其中一粒长达6厘米的胶囊因体积过大,在胃里存留了6天仍难以排出。此时,胶囊壁已经很薄,若在胃内继续存留会因破裂造成生命危险。

与此同时,由于胶囊成橄榄球状,最粗直径超过2厘米,加之表面光滑坚硬难以固定,经多次尝试后仍未能取出。刚刚出差返京的吴咏冬得知情况后,立即赶到救治现场为其实施了胃镜下取异物术。

为了解决胶囊滑脱问题,又不至施力过重导致胶囊破裂,吴咏冬选择了双孔道胃镜,他使用两个套圈通过胃镜分别套扎住胶囊两端,在经过最难通过的贲门口时牵拉近端、推送远端,慢慢调整胶囊位置,使胶囊一端能够进人贲门,再共同辅助牵拉。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努力,这只大胶囊终于通过了狭窄的贲门和食道,被完整地取出。

“异物千奇百怪,卡住的位置千差万别,所以没有固定套路、模式可循,这就要求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很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吴咏冬解释道。问及技艺的炼成,他很淡然地说,“内镜技术靠的是临床实践,做的多了手也就熟了。”正如《卖油翁》中老叟一句轻描淡写的话:无他,唯手熟尔。


成熟蜕变

或许是多年的从业经历,让他显得不苟言笑。年少时的吴咏冬却是一个向往自由、略带文艺范儿的青年。他曾学习过钢琴,在“驴友”这个词还没兴起的时候,他就喜欢背个包四处走走。高考选择专业时,他只是隐约觉得医生是个挺不错的职业,就毅然选择了学医,从此踏上一条“不归路”。

从医近30年,大大小小的坎坷也算遇到过不少,吴咏冬很实在地说,“不是没有过放弃的念头,可不知道怎么的,走着走着也就这么过来了。或许我一直很享受为病人解决病痛后的成就感吧”。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吴咏冬曾作为友谊医院六个援藏干部之一,在平均海拔4450米以上的藏北那曲地区驻扎了近1年时间,这段痛并快乐着的经历令吴咏冬记忆深刻。除了要克服高原反应等生理不适,还要适应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不便,比如喝水要从井里打、做饭取暖要靠烧牛粪、用电仅限晚上八点后的寥寥几个小时、打个长途电话要跑到邮局等上几个小时……在日常生活之外,更令人头疼的是医院医疗设备的缺乏。

吴咏冬回忆,刚到那曲的时候就碰上了几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由于缺少常规的药物、内镜治疗条件,留给他的选择只剩下利用三腔两囊管进行压迫止血。三腔两囊管适用于一般止血措施难于控制的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其止血率约为50%~80%。现在,会使用它的年轻大夫并不多,吴咏冬当时正是用这种方法在当时挽救了众多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生命。此外,遇到急性食物中毒患者前来就诊时,吴咏冬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由于没有检测设备,他只能根据患者症状以及过去24小时内的饮食情况进行推断治疗。

或许正是逆境激发了吴咏冬的主观能动性,当缺少了现代医疗设备的辅助时,一名负责任的医生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在吴咏冬看来,吃苦受累是每一个医生成长的必备过程,没有千锤百炼哪来沉稳的手上功夫,没有临床治疗中无可奈何的失败又哪来之后的成功。消化内科的老主任 —— 于中麟教授就曾这样评价吴咏冬,“他是一个肯吃苦的人。”

作为消化内科副主任,吴咏冬除了要查房、出门诊、做内镜、教学生外,还肩负了科里的行政事务和党支部工作。通常在大家都下班后,他的办公室还亮着等,问及这点,他笑笑说:“白天的事儿太多了,有些没处理完的工作只能趁着这时候一并处理了。”


业精于思

在教学上,吴咏冬更是一个乐于思考勇于探索的人。在他看来,“教学要结合实际,要和临床密切相关,光讲一些空洞的理论学生是无法理解的。作为上级医生,更是有义务将自己的经验教训倾囊相授。”

通过内镜实施套扎或注射栓塞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消化内科医生必备的一门技术。

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吴咏冬对于套扎的位置、数量和注射组织胶总量、部位、进针方向、力度等,都有一套自己的“独门心法”。比如,套扎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将曲张部位吸入管中,将视野充满;为患者注射阻滞剂的时候,尽量不要打在患者的出血点上,这里血管本身就很脆弱,针头的出入对血管造成二次破坏,扩大出血。相比之下,找到血管出血点的上方进行注射会安全很多,既能从上游阻断血流,又能防止出血范围扩大。”

除了将临床经验倾囊相授,吴咏冬还很看重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近几年,消化内科在教学查房中坚持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和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 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查房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患者的病情,逐步讲解。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而CBL结合PBL则是化被动为主动,先提出问题,选择适当的病例,把学生置于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吴咏冬常说,“临床不是动物实验,要知道针对什么样的病人做什么样的治疗”。

不少学生尝试过这种学习方式后,也发现,不论是问诊水平、解决问题,还是病例书写方面,均比传统的查教学查房提升更快。目前,这种教学查房模式已经被推广开来。


将心比心

虽然大多数时候,吴咏冬表现出的是他不苟言笑的一面,但和他接触时间较长的同事都知道,他其实是一个体贴细致、外冷内暖的人。

门诊时,他会在给病人开完检查后细致地加一句,“这个验血在二楼、钡餐造影在三楼”,并标记在申请单上。

医生护士谈到吴咏冬更是称赞“没架子”。“新手大夫做错了事儿,他不会骂,一定是先跟你说清楚是哪儿做错了,然后仔细教你怎么做。”刚好在记者跟访的那天,一个别院来进修的年轻大夫在内镜室帮忙,由于刚接触内镜电脑系统,明显能看出他有些手忙脚乱。趁着做内镜间隙,吴咏冬站到了年轻大夫旁边教导,“你用浅表性胃炎那个模板做基础,上面保留,把下面删掉重新写,速度会快很多。还有这里,不要这么写,胃窦糜烂是一个现象,诊断不能这么写,应该写糜烂性胃炎。”

当记者问他对于提携年轻大夫的心得时,吴咏冬回答,“大家都是从年轻大夫做起来的,将心比心吧。”


结语

“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曾说过,“一旦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之中,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人家敬重的关键。”

吴咏冬正是如此,几十年如一日,踏踏实实地干着他的“实事儿”,在他看来,一切不过分内,一切不过普通。


医生档案

吴咏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消化内科  副主任

兵器谱认证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尤其擅长消化道出血、炎性肠病的消化内镜介入诊断与治疗,晚期癌的支架置入,肝硬化的结扎和硬化,胆结石的内镜下取石,胰腺炎的内镜治疗。

出诊时间

每周三上午(专家门诊)

简历

吴咏冬,1963年10月14日生于北京,汉族,中共党员。1987年8月参加工作,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系(现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多次作为国内重点培养医师,派遣到国内外学习和进修,曾赴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医科大学进修。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学位。从事临床内科学消化专业。

社会兼职:

北京医学会消化系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北京医师协会消化内科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食管胃静脉曲张专业学组、小肠镜和胶囊内镜专业学组成员。获1998年度北京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31篇。

Responsive image

北京拓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56187号-2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9号长新大厦6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