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殚精竭虑,予患者最佳治疗

寻访中国顶尖医疗团队 —— 

本期人物: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 脑血管专业组    张 岩

张岩起身,弯腰接过绣着祥云的金色哈达,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腼腆的微笑。这条看似普通的哈达蕴含着一位青藏高原藏族教师的诚挚情谊。三个月前,北京天坛医院的张岩主任为她实施了动脉瘤夹闭手术,成功拆除了她脑中的“不定时炸弹”。

急诊破裂出血脑动脉瘤,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三病区收治的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病情急、危、重是此类患者的最大特点。作为病区副主任,张岩配合赵继宗院士、王硕、张东主任和其他同事们如同“抢险部队”般,常年坚守在阵地最前线。


每台手术都是一次修炼


作为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作息最不规律的科室之一,脑血管病中心三病区全年收治的病人中有1/4是来看急诊的脑动脉瘤破裂的。许多个休息日,张岩都是在手术室度过的。于他而言,手术既是一场战役,也是一次修炼。

今年清明假期的早上,张岩就要面对三台急诊破裂动脉瘤手术,其中尤以一例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手术最为困难。患者在外院已有过两次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伴有脑内血肿,脑血管造影诊断:前交通动脉瘤。当地医院介入治疗未成功,为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转来北京天坛医院。患者随时有再次颅内出血的可能,动脉瘤瘤颈宽、体长1厘米,动脉瘤周围有血肿,存在粘连可能,这令本身就很艰难的动脉瘤分离工作雪上加霜。

手术台上,张岩悬肘屏息,在麻醉监护仪器节奏规律的“嘀嘀”声中,慢慢将动脉瘤与右侧大脑前动脉A1段分开,同时暴露出部分前交通动脉及双侧大脑前动脉A2段。在分离、暴露动脉瘤颈时,动脉瘤出现了第三次破裂。“出血就像江堤大坝出现垮塌引发洪灾,因此首要任务是要封堵大坝的缺口。”然而在一片血泊中,如何准确辨认动脉瘤位置,快速夹闭破口,同时不伤及周边血管,则要靠医生多年经验的积累与感悟。幸运的是,张岩用吸引器稍作清理,快速准确地找到了动脉瘤颈,以动脉瘤夹迅速准确地夹闭,病人总算是虎口脱险。

问及急诊动脉瘤手术经验,张岩的回答非常简练,“对动脉瘤的形态位置、生长方向及载瘤动脉要辨认清楚,分离时要仔细,保护好脑组织,破裂时要及时、准确处理。” 或许是觉得答案的太过笼统,他略微思考了一会儿,有些挠头地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和您表达,反正这不是一台、两台能体会出来的。血管就跟指纹一样,每个人都不同。对我来说,每台手术都是一次修炼。经历越多,越能得到提高。”

在他看来,自己的修炼还远远不够。张岩6天值一次班,而大年初二一直是他的固定值班日。张岩大部分的值班日都是在手术台上度过的。谈及这点,科里年轻大夫透露,“因为急诊动脉瘤随时有破裂危险,越早手术对病人越好。只要岩主任值班,能做的他都会尽量给做了”。张岩也内疚地说,“辛苦值班的麻醉医师和手术室的护士们了”。


手术尽可能不走回头路


虽然面对大多是“急”症患者,但张岩的行事风格却是“稳扎稳打”。脑血管病中心三病区于洮医生有一句话总结得很到位,“他宁可多花一些精力,也要尽量给病人最好的治疗”。

周二下午,张岩有一台颈动脉狭窄的内膜剥脱手术,从暴露颈动脉,到夹闭颈总管、颈内动脉,到切开血管、剥离硬化斑块,再到最后缝合,他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做着每一个步骤。

对此,助手在旁解释道,“动脉硬化斑块,岩主任要彻底剥离,出血部位会做彻底止血”。大夫们的手术习惯不尽相同,有的医生手术比较迅速。张岩则属于“按部就班,规规矩矩”的类型。他说,“我进科时,老师说过手术尽量不走回头路,现在我已经养成这种习惯”。

在张岩看来,每一步规规矩矩都操作好,其实整体手术时间并不慢,同时减少术中出血,避免并发症发生,保护脑功能。

有时候,张岩面对病人的态度也有些强硬,但他是为了确保病人能够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比如面对外地一位无症状的海绵状血管畸形病人,“您这个病对射线不敏感,白花钱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射线会损伤您正常的脑组织。我和您说明白了吗?” 病人听了频频点头。


门诊比手术更重要


手术而轻门诊,或许是外行人对外科大夫们最多的评价,张岩却是其中的“另类”。在他看来,门诊是医患沟通的一个重要环节,比手术前交待病情更重要。

与大多数大夫相比,张岩说话语速不快,但有一定逻辑性。门诊时,他看一个病人的用时大概是十分钟,此间,他会把问题跟病人逐个解释清楚。

比如患者孙女士,由于持续头疼、眼睛疼,最近又出现了恶心、吐等症状,因此特意找到张岩就诊。

看过孙女士此前拍的核磁共振片子后,他耐心向对方说明,“可能是左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但具体是哪根血管长出来的,从您现在的MRA上看不清楚,具体下一步如何治疗、手术怎么做,目前还不能准确判断。所以第一步,你需要再做一个CTA,看清楚动脉瘤部位、形态”。

“在这期间,你要做的就是避免激动、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大便通畅。动脉瘤实际上就是在正常血管上鼓个包,这个包的血管壁很薄,容易破裂,上面这些都是能够导致动脉瘤破裂的因素。要是出现剧烈头疼、恶心、呕吐就赶紧来医院。”    

仔细听了张岩的说明,孙女士紧皱的眉头依旧没有松开,追问道:“大夫,要是我检查后确认是动脉瘤,手术要开颅吗?”

张岩双手离开键盘,转而拿起纸笔,进一步画图解答:你看,这是动脉瘤。现在的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手术,就是开颅后夹闭这部分可能出现破裂的动脉瘤;另一种是血管填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介入治疗。说着,他在象征动脉瘤的半封闭圆里画上了很多弹簧圈,“就风险来说,两种方法是一样的,但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更适合动脉瘤夹闭手术”。

或许是看出孙女士的不安,解释完,张岩还特意加了一句,“别担心,你这个病是良性的,治疗效果应该会很好,放心吧!”

“手术是一个治疗肌体疾病的过程,而门诊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 闲聊时,张岩说,把病情向病人解释清楚是很重要的,“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不要做;能做的做,不能做的也别做。所有事情都要跟病人交代到位。”


要学的还有很多


毕淑敏曾说过,“世上有些事,不是因为我们喜欢才去做,而是从长远看,从责任看,从发展看,必须做” 。对张岩来说,做医生或许并非他最为喜欢之事,但既然入了这行,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就是他必须要承担的责任

作为一个很典型的理科男,张岩性格内向而低调。他从小就喜欢画画,高考时原本想报的是清华建筑系,但受家人的影响,他最终报考了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大学七年,其他科目成绩平平,唯独“神经解剖学”这一科总是拔得头筹,“像定位诊断,由A推出B,我似乎对这种逻辑性强的东西很擅长”,由此,进入神经外科对他来说也就成了顺利成章的事情。

不论是做医生抑或做人,张岩身上都透着老北京人特有的谦虚与厚道。门诊中,病人跟他说“谢谢”,他总会回一句“您别客气”;遇到看起来经济条件不太好的病人,他会“不自觉地待他们更好一些”。 

张岩常会提醒病人坚持复诊及服药……

他会在门诊中亲自跑一趟B超室,以便最快了解检查结果……

和所有神经外科主任们一样,他的手机永远保持24小时开机,遇到病情严重的病人,他会及时与病房值班医师联系,即使是在晚上十一二点……

吩咐别人做的事情,他都会记得再次确认。用同事的话说,“岩主任一定要把事情安排的特别妥当才会放心”。

大多数时候,张岩是严肃的,但他偶尔也会和年轻人开开玩笑。手术中,年轻护士递器械时差点伤到他,他一笑带过,“对老同志好点儿”。年轻大夫和他争论、辨认一个变异颈部血管的走行,他胸有成竹地微笑说:“谁说错了谁请午饭……”

如你我一般,张岩偶尔也爱吐个槽。比如感慨国内医疗环境问题,他会说:“以前我的美国房东,去看病之前都会特意打扮得西服革履,国内不会是这个样子!” 被问及业余爱好,他略显郁闷地回答,“现在没爱好”。以前他好歹还有时间游个泳、跑个步,现在的工作时间令他完全安排不了自己的生活,“太无趣了……”

张岩不太喜欢表达和凸显自己,人多的场合尤甚。他喜欢沉下心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他说,“我经验阅历的进度条最多也就刚到60%,要学的还有很多。”


医生档案

张岩 ——

主任医师、副教授,

现任脑血管病中心三病房副主任。

兵器谱认证

脑血管疾病(如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颈动脉狭窄、烟雾病等)及神经系统肿瘤、外伤的外科治疗

出诊时间

每周二上午(神经外科门诊)

每周四上午(特需门诊)

简介

张岩,1966年生,北京人。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系,首都医科大学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2年1月至2003年8月于美国New York Medical College进行访问学者研究。

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从事神经外科临床与基础研究20余年,师从中国科学院赵继宗院士。现任脑血管病中心三病房副主任,主要从事脑血管疾病(如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颈动脉狭窄、烟雾病等)及神经系统肿瘤、外伤的外科治疗。参加多项有关脑血管疾病外科治疗及脑认知功能研究等课题工作,作为赵继宗院士课题组成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次。负责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基于fMRI 的脑损伤失语症病人语言功能恢复研究”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著20余篇,SCI收录3篇,参编《血管神经外科学》、《颅脑肿瘤外科学》 、《微创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等学术专著。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FNS)、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会员。

Responsive image

北京拓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56187号-2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9号长新大厦6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