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一把“银刀”,不忘初心

寻访中国顶尖医疗团队 —— 

本期人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消化疾病中心普外分中心     王宇       

题记医学发端于病痛,亦制衡着病痛。面对病痛,医生还是要有所思想,乃至终身学悟。


夕阳无限    何惧黄昏

身着白衣的王宇教授,白发梳得纹丝不乱,一米八的个头,身姿依旧挺拔。每周五上午 9:30 例行的大查房,他会提前 5 分钟来到护士站,一切工作准备就绪,边走边用力搓起手来。这个习惯性动作,王宇教授坚持了数十年,夏季减少手汗、冬季预热手掌。“特别是冬季,按压、抚摸病人的腹部,所以得提前把手捂热乎了。” 待到查体时,他还是细心地告知患者,“我手凉,你别介意”。

随后,他一点一点地探入、按压,问询如话家常,与病床上的小伙子相谈甚欢,毫无代沟。

“今天就一个病人,结束了。我们去示教室准备讨论病例吧!”王宇教授腰有固疾,学生们每欲搀扶,他都坚决地摆手道,“不用,我自己可以”,温和的口气里隐含着不可违抗的力量。

他出生于 1937 年,1962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同年即进入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从事普通外科工作,一干就是

50 余年,担任普外分中心主任近 30 年。他一生致力于普通外科、肝胆胰外科的研究,特别对于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具有很高的造诣。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曾这样评价:王宇教授针对临床疑难问题,从控制出血、减少脑病、保护肝功能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技术改良创新,这使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成为其领导下的北京友谊医院普外分中心的一个重要临床特色。

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是上世纪 60 年代提出的基本手术方式。为了使术后病人有适当的门腔静脉分流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术后脑病的发生率,维持和保护肝脏功能,王宇不断发展和改良原术式。其后,提出了附加限制环的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以及附加限制环的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加肝动脉强化灌注术,创新点就是在分流及脾脏切除术后缝扎胃左、右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以使腹腔动脉血流集中灌入肝动脉。

同行们赞道:即便是现在,论起门脉高压症的治疗和研究,王宇教授在业内都是首屈一指的。

虽已退休,王老的办公室仍旧被保留着。窗边是一盆盆绿植,钧瓷缸中有两只金鱼游曳,墙上错落有致的字画与书桌上的文房四宝相映成趣,时常翻阅的唐诗宋词和医学论文堆于案头,安然有序。记者发现就连当下流行的网购,微信、微博互动、美图秀秀等软件,他皆能熟练操作,128G 内存的手机很好地满足了这些需求。

王老每日的必修课是看新闻,尤其关注国际局势。采访时正值南海局势紧张,王老热血依旧,将岳飞《满江红》一首化作情绪诵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祖国领土海疆神圣不可侵犯,入侵者我必餐其肉饮其血。 

当了一辈子医生,仿佛豪情仍在,王宇闲时手书,“虽夕阳西下,亦何惧黄昏”,不知老之将至。谈起过往,他说:“人生无非做人、做事。在这两件事上,他没有亏欠,所以现在虽苦中作乐,亦知足常乐、自得其乐。”


有所思想    终身学悟

今年 80 岁的王宇教授,依旧耳聪目明,思路清新。

病例讨论时,他瞬间进入状态,双目炯炯,侃侃而谈。一次讲起后腹膜病症的鉴别诊断神采飞扬,指着投影仪里的一张张片子,鼓励同坐的年轻大夫们,“正因为困难,所以要敢于去‘猜’”。

 “所谓‘猜’,不是胡蒙,而是要有理有据地去分析,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去寻找蛛丝马迹。” 他正色道,“医学关乎性命,不是机器零件可以返工,要大胆亦须谨慎。” 

谈起治疗,王老愈加兴起。“目前,就是手术切除,也得看情况,要懂得辨证施治。” 他说,“还记得内蒙古的那位患者吗?那个手术做得也挺绝,我当时整整掏了八碗肿物出来,你们想想……”

“还有一位患者,后腹膜低度恶性,持续复发,我总共给他做了 11 次手术,最后连肾和结肠都全部切除了,为什么?因为肿物就像树根一样盘踞,根系太发达,不可能全部斩断,只要留下一点就会继续长,不得不一次次地做手术。” 他语气惋惜而惆怅,继而语重心长:“以后就要靠你们这一代去攻克这个难题了,同志们任重而道远呐!” 说完他起身,准备回办公室,有位年轻大夫跟着他不停问问题,他都耐心作答,亦颇多勉励的话。

似乎,退不退休对王宇而言并没有两样。八十高龄,依旧坚持天天来医院上班,带着年轻的大夫们查房,审阅研究生的论文,点点滴滴传授经验。“都说医生是越老越值钱,经验愈加丰富,但手艺又带不进坟墓,不教给年轻人还能给谁?” 

在他看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除了治病救人,传授所学,培养年轻人亦是责任在肩,不可推卸。“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培养一批思想过硬、道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后备人才!”

如今,普外分中心里半数以上都是王宇教授带出来的硕士、博士。青年医师入院,他每每去讲课,不惟医技,更多是医德。他总结为“勤、诚、善、信”四字,勤劳、诚实、与人为善、讲信义。做人如是,做医生亦如是。他说,“这样活得踏实,心安”。

专访的三个小时里,王老有一半以上的时间也在强调医德。

他讲述了一个故事:1976 年的唐山大地震,灾后很多伤员被送到友谊医院。看着源源不断的伤员在痛苦中挣扎,有的甚至奄奄一息,那时的他,想法只有一个:那个当口,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分钟手术也许就能挽救一个生命。

他连续 9 天 9 夜没有回家,工作、吃住都在病房。在手术室里,他组织指挥并亲自参与了大批伤员的救治。“事后虽然瘦了一圈,也感到愧对家人,但我觉得我是一个称职的医生。”

还有另外一个故事:王宇教授某次出门诊,一位内蒙古女牧民一进门就“扑通”一声跪在他面前,要他救命。经过诊察发现患者肝脏上的肿瘤已经有足球大小,曾在多家医院就诊,但都因风险太大遭到拒绝,患者近乎绝望。经过判断,王老决定接下这个“烫手山芋”,并成功地为患者实施了右半肝切除手术。两周后,女牧民欢天喜地回到了大草原。

“外科医生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职业,常常需要为病人承担风险,而一个遇到风险就绕着走的外科医生永远只能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外科医生,也不可能更好地为病人解除痛苦。” 王宇教授坚定地说。

王老向来推崇宋代大儒朱熹所言,“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并把它当做自己的座右铭。医学发端于病痛,亦制衡着病痛,面对病痛,医生终究还要有所思想,乃至终身学悟。

王老递过一册厚厚的集子,开起玩笑:“我的一辈子都在这里了!”

《王宇教授论文集》近 200 篇,他的学生们有心帮他整理了,印刷装订成册。从医经年,图片累累,文字密密,编年体一样的排列有序,时光留下的见证,完整着一位医者的曾经。


时代滔滔      自我成全

王宇教授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儿时家境贫寒,记忆里充满了战争的恐怖,兵荒马乱,但父母生性要强,仍坚持供他读书。“小时生活和求学的坎坷,让我终生受用,从小就不求人,也没人可求,一切都要自力更生。”

王宇教授说,少年时经历过颠沛流离的生活,目睹过时常威胁人们生存的瘟疫肆意流行,加之母亲身体不好,医院便成了他经常要出入的地方。从那时起,“做一名济世之医”的念头开始萌芽。

1956 年,19 岁的王宇入了党。那时,前苏联著名医学家如巴甫洛夫、巴斯德等的传记文章对他影响很大,使他更加坚定了自己从医的选择。1957 年,他如愿考入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院)医疗系读书。

命运的风向转了,一切变得平静且顺遂。

进入友谊医院普外分中心后,他的导师 —— 著名外科专家孙衍庆教授对手术技术的精益求精,让他真正开始踏入医学大门。“我每日苦练手术技巧,希望能达到老师的水平,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年轻时的王宇,要求自己做甲状腺手术时,白手套上不应有血,否则应视为手术不成功。他说:“做手术没别的,要有悟性,另外就是得练。”

在腹腔内做手术,遇到深病灶大出血时,止血、结扎要求医生夹得准、结扎得格外牢靠。回忆当初,练习结扎,王老在罐头盒内钉一个钉子,一分钟打 60 个正结;练习止血,就在白床单上,点上钢笔点,用钳子只夹那个点,要求“快、准、狠”,一击必中。他原本是左撇子,后来练习得右手也熟练了,做手术就“左右开弓”。多年以后,王宇教授的手术,是公认的漂亮、干净。即便现在,亦少人能出其右。

(资料图)

此外,在他苛刻的自我要求里,作为一位优秀外科大夫的同时,应当也是一位全科大夫,“比如腹痛,你应知道什么情况下是内科病原因引起的,什么情况下是妇科、神经科、外科病所致,如此才能正确地辨证施治,使病人得到正确的治疗”。

1978 年,为了更上一层楼,王宇教授成为文革后我国第一批公派出国留学生。在赴法留学期间,参加“肝切除”的手术,法国导师在肝门阻断时花了25分钟,他善意提醒,“标准是15分钟,您超时了”。导师很惊讶亦佩服:“我会做的手术你都会了,我不会的你也会了。”遂推荐他到胰腺搞实验研究。这期间,教授还多次表达希望王宇能留在法国,均被他回绝。

1981 年,恩师孙衍庆教授来信希望他回国帮助自己指导研究生和开展科研工作,他没有迟疑,决然回国。参照国外模式,王宇将中西医结合病房改组为肝胆外科病房和肝胆外科研究室,这在当时是北京市第一个建立肝胆外科病房的科室。

研究室建立以来王宇教授已取得科研成果 20 余项,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先后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 40 余人,不断改良和完善了门静脉高压症的分流手术治疗方法。目前,已累计有超过 1500 例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了不断改良的分流手术,效果良好。

“所遗憾的是,种种原因肝移植在当时没有开展起来。” 他不胜唏嘘,“好在现在我的学生们替我完成了,现在我们的肝移植,特别是小儿亲体肝移植在国内领先,多米诺肝移植世界首创”。


告别“前线”    吟啸徐行

吴孟超院士这样评价王宇教授:“王宇教授对外科有着执着的追求,但并不计较个人得失。对工作精益求精,但对同道、同学十分宽容友善,这些优秀的品质是一名外科医师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

每念起旧事,王老也有些感慨!

曾经,为跟上和赶超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王宇教授派医生们到国外去学习,学成回国后就开展临床验证和应用。

“其实科技进步是把双刃剑,例如腹腔镜成功开展,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创伤,但这类手术做多了,对于年轻医生们来说最基本的开腹手术接触得也少了。如果遇上地震这类突发救助,现场医疗条件又有限,基本的手术方式往往更需要!”王宇教授多年坚持教导学生们,过硬的医学技能、系统的学识逻辑、严谨的从医态度应是每位从医者都该具备的素质。

给年轻大夫讲课,遇到肝脏破裂腹腔大出血的案例,他提醒年轻大夫:“打开肚子,腹腔内全是血,吸引器吸是吸不过来的,应该迅速用左手食指伸入温氏孔,掐住门静脉……”,“如是门静脉大出血,出血会有减少,进而处置。当然,如是腔、肝静脉大出血就另当别论”……

在判断病症时,王老往往笃信自己的第一感觉。他说,这种感觉,不只是盲目相信自己,而是多年的经验累积而形成的判断。

曾经,外院转过来一位已开腹探查过、诊断为肝囊肿的病人,但因为肿物太大,做不了。他看了病人的情况,觉得不像,认为卵巢囊肿的可能性最大。他给出了两条理由:首先,肝囊肿没见过这么大的,而卵巢囊肿可以长这么大;其次,查看病史发现,囊肿的发展过程是自下而上,从盆腔持续扩大到肝部,而非肝囊肿常见的从上而下。

开刀后证明,王老的判断丝毫不差。

现在,他虽然不在治病救人的最前线了,仍牵念年轻大夫的成长,绝对不会放松要求。

有年轻大夫粗心,他会亲自找来谈话,谆谆教诲。他常说,就算是卖茶叶,也要包得稳当好看,比如王府井卖糖果的张秉贵,说是一斤二两就一点不差,做外科大夫的,手里的技术得好。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行当,就得钻进去,踏踏实实的,让才华发挥作用。

医者的身份之外,在老伴眼里,王宇还是一位好丈夫。

王宇教授的老伴原是积水潭医院的内科主任。二人结识于大学时期。“那时候老开会,我是班长,她是团支部书记,一来二去,日久生情。”

王老家客厅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张照片 —— 在某次学术晚宴上,音乐响起,两位古稀老人翩翩起舞,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记录下了这个美好瞬间,并将照片冲洗出来寄给了他们。不远处还放着一张泛黄的结婚照,王老带着眼镜,老伴则是两个麻花辫,格外清秀。

50 年来,他们连吵架都少有,金婚之时,两位老人还特意去补拍了婚纱照。现在,老伴儿身体不好,儿女都在外工作,每日的家务几乎都是王老在操持。二人眼神相对处,仍如初恋之时,就像他的学医,虽历经沧桑,亦不改初衷。

王老的办公室里有一副大字写着“一把银刀为清贫”,是朋友赠送的贺寿语,王宇教授很珍视:“我这年龄段的人也没挣过大钱,我戏称自己是京都医丐。”

“那手术刀真是银制的吗?”

“哪儿能啊,那也太奢侈了,都是不锈钢的。” 说完他自己也乐了。


医生档案

王宇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消化疾病中心普外分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首席外科专家,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 。

兵器谱认证

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肝脏移植、中药腹腔灌洗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乳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微创外科、胃肠内外营养等的临床和科研。

出诊时间

暂无

简介

王宇,1937 年生于北京,中共党员,曾任中华外科学会 常委;中华外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北京医学等多个杂志的副主编等。1979 年 9 月~1981 年 1 月,在法国里昂市 Claude Bernard 大学 Ed-Herriot 医院外科进修胰腺移植与肝胆胰外科。

肝胆胰外科疾病手术治疗经验丰富、研究成果颇多。从事普通外科工作五十余年,担任普外科主任二十九年。在普通外科领域,特别是肝胆胰外科领域经验丰富、技术精湛。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曾获成果奖 22 项, 奠定了在国际和国内的学术地位,并使其领导的学科成为了北京市卫生重点扶植学科。已发表学术论文近 200 余篇,共出版主编、副主编、参编专著 29 部,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生 46 人。特别是对于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肝脏移植、中药腹腔灌洗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乳腺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微创外科、胃肠内外营养等临床和科研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

参与论著编写 29 部,其中主编有:

中国小百科全书第二卷"地球上的生命 主编;

中华普通外科临床应用手册 主编 ;       

英汉汉英医学分科词典-外科学分册  主编 ;

胆囊炎与胆石症 主编 ;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外科学”第 2 版 主编 ;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外科学”第 3 版 主编 ;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用书-普通外科学高级教程 主编 ;

获奖:

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加肝动脉强化灌注对肝硬变肝脏影响的实验研究:1998 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叁等奖  (证件号:97西-3-05-01);      

中药腹腔灌洗治疗大鼠重症胰腺炎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2000 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叁等奖 (证件号:2000-中-3-003-01);

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00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贰等奖 (证件号:2002医-2-011-01)

调节促炎性介质和抗炎性介质平衡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200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贰等奖 (证件号:2003医-2-015-02)

Responsive image

北京拓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56187号-2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9号长新大厦6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