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志涛:山东大汉的淋巴瘤“小目标”

寻访中国顶尖医疗团队 ——

期人物: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淋巴肿瘤内科   应志涛

学霸、高颜值、柔软,是副主任医师应志涛的标签。作为淋巴肿瘤内科的新生力量,他有自己专注的目标 ——“CAR-T细胞治疗技术”。这种针对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方式之一。

“涛哥”是应志涛在科室里的“官称儿”。一米八五的个头儿、俊朗的面容加上温和细腻的好脾气集中在这个山东大汉身上,形成了天然的“反差萌”。

身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的副主任医师,应志涛的大部分时间都驻扎在位于内科楼10层的病区,以便随时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办公室到病床间的距离,他每天要往返数十次。

他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令本就不该对立的医患关系,变得更加柔软。


“接地气”的沟通

淋巴肿瘤内科的办公室不算大,4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中,总是挤满前来咨询的患者和家属,有时甚至排队排到了楼道里。屋内,时常弥漫着焦躁与慌乱的气息。

副主任医师谢彦与应志涛共事多年,她说,“工作中的应志涛认真、踏实,无论是医患沟通还是同事关系,他都能处理得游刃有余”。

作为科室里出了名的好脾气,应志涛几乎总是能很好地缓解患者和家属们的焦虑,尽管有些时候,他也需要应对一些“恶劣”的坏脾气。

不过,在应志涛眼中,并没有特别难缠的患者,“医患关系本就不该是对立面,关键是看医生怎么处理”。

“沟通中我会先给患者希望,尤其是初治的患者,让病人和家属知道淋巴瘤是可治的。之后才会跟患者交代风险,但绝对不会将责任完全推卸给患者及家人,会特别强调一旦出现问题我们会积极处理。”应志涛说得郑重其事,“这样的沟通,绝大部分患者都能理解,交流也会和谐、顺畅很多。”

每周四下午应志涛固定出诊,面对老患者,除了详尽的解答病情之外,他更会通过“接地气”的沟通,令医患关系变得柔软几分,从对方的家庭成员,甚至是儿女的工作单位,应志涛都会不假思索地一一道出。遇到外地的患者,他则会以当地的美食美景切入,从徽州的油菜花到即墨的老酒,都能成为有趣的话题。

门诊中的应志涛,更像是一位全方位“暖男”。为了减少一位80岁患者往来医院的次数,他会根据治疗方案,反复设计几个合并检查的可能性;在得知一位外地患者即将返程时,他会顺口告诉对方前往车站的最佳路线;在翻看复诊患者的化验单时,他会及时“口播”结果:血象没问题、超声没问题,让对方立刻放心……

对于自己的“贴心”,应志涛说,这是我们科室的沟通风格,与我跟随朱军教授多年有关,得到他的言传身教。另外,还要得益于自己国外学习的经历。2015年应志涛在全球排名第一的肿瘤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淋巴瘤科作为访问学者参观学习,除了专业之外,那里医患之间的人文关怀也令他深受触动。学成归来之后,他也尽可能地把这份关心带到工作中,尽可能“短平快”地与患者进行细致温暖的交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医患关系变得柔软一些吧!”应志涛推了推眼镜,露出招牌式的微笑。


干实事儿的“颜值担当”

在同事们眼中,作为科室“颜值担当”的应志涛尽管有时大大咧咧地不拘小节,但做起工作来兢兢业业。

常年身处临床科室,在遇到一些实际问题时,应志涛总会“管个闲事儿”,即使有时与他并没有直接关联,也会站出来提出解决方案。比如网络系统不好用,他就会找相关人员沟通解决,进一步完善,提高工作效率。

最近,应志涛又在为全院“化验单”的递交流程提出了新主意。此前院内的化验单由检验科打印出来分别送到科室,然后由科室的医生分门别类放到相应的病例中,再送到病案室。有时,化验单返回时间稍晚,就需要单独再送一次,且需要重新找到病例归类。而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有时会占用一个医生整个下午的时间。

“其实在使用电子病例之后,医生是不太看纸质化验单的,这样的环节无形中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还对临床工作没有任何助益。”应志涛说,基于此,他提出了自己想法 —— 把全院的化验单全部交由病案室统一打印归档。一旦成行,将会对医院的整体流程起到很大的简化。

对于应志涛的这个提议,科室副主任宋玉琴也称赞不已,“应志涛是个很想着做事的人,不仅能干还特别有想法”。

应志涛笑笑:“我就喜欢解决实际的问题。”

无论是临床工作,还是事务性提议,类似的“小问题”,多年来,应志涛解决了不少,包括科室里的临床试验。此前,淋巴肿瘤内科的大量临床实验没有专人管理,具体项目分工也不太明确,一旦出现了问题就很难找到确实的责任人。

后来,科室把这项工作交到了应志涛手中,不久,他便提出了“固定责任人”制度。自2012年以来,科室的实验管理开始走上了规范化,权责分明,相互沟通也变得更加高效。

护士成瑜说,双鱼座的应志涛有时也会露出孩子气的一面,比如会突然来个冷幽默。“有时候我们会聊聊娱乐八卦,在大家聊得最热闹的时候,涛哥坐在一边基本不出声儿,但在话题都快结束时,他就会冷不丁地插上一句,弄得大家哭笑不得。” 

如今,位于内科楼10层的淋巴肿瘤内科共有36张病床,分为3个组管理,应志涛是其中一个小组的负责人。而“带组”的工作,就是迫切希望增加临床经验的应志涛主动要求的。“‘带组’可以更加充分地接触临床,把理论和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而这一切,源于他想把专业做得更好,“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如果专业不够优秀,其他方面再好也是很大的缺陷。”


挑战动力

从2009年8月博士毕业进入科室,到2013年8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可以说,应志涛的成长速度飞快。

应志涛的本科就读于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阶段他为自己选择了临床肿瘤学。彼时,这个专业刚刚开始发展,多数肿瘤的治疗方法还不尽如人意。这也让喜欢接受挑战的应志涛斗志昂扬,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该专业。

在开启了“学霸”模式后,应志涛又为自己选择了挑战相对较大的内科。在他眼中,外科已经发展多年,治疗手法、治疗技术已经距离天花板越来越近,而内科则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现在看来,我的预判还是正确的,就拿淋巴肿瘤来说,几乎每年都会有两三种新药进入临床。”说话间,应志涛难掩自豪,“淋巴肿瘤预后相对较好,而这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整个从医之路,应志涛笑言都是自己在把握“大方向”,“可以说,我是个能拿的定自己主意的人”。不过,他也透露,自己在前一天去逛街的时候,也会因为选择恐惧症没有挑选出最喜欢的那件衣服,“别看我小事儿总是犹豫,但在大方向总是能把握得挺好的”。

如今,他的科研重点是肿瘤治疗领域时下最为热门的“CAR-T细胞治疗技术”,这种治疗手段在治疗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上有着显著的效果,也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式之一,被《科学》杂志评为2013年十大科学突破之首。

CAR-T细胞疗法全称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Immunotherapy。其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提取患者血液里的免疫T细胞,在体外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令其能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然后把这些细胞输回输到患者体内,达到识别、杀死癌细胞的治疗效果。而作为科研嗅觉敏锐的应志涛早早地就开始关注这项新兴的技术。彼时科室主任朱军在询问谁想涉及该项课题时,他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

“涛哥适时地抓住了这个机会,目前很多相关的临床试验都在进行中,可以说他在CAR-T研究领域,走在了比较靠前的位置。”谢彦对应志涛的敏锐,不由得啧啧称赞。

谈及未来的规划,应志涛坦言,“需要学得东西太多了”。他说,目前,尽管在近些年来,国内的淋巴瘤治疗领域发展迅速,但仍处于跟随、模仿的阶段。而在国际学术领域,几乎没人注重“中国的科研结果”,这也给心气儿颇高的应志涛带来了强烈的刺痛感。

所以,敦促自己把淋巴瘤知识掌握得更加充分,做出更多最新的科研成果,让国际学界更加认可,成了应志涛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

目前,中国淋巴瘤研究与国外相比,大约还有5至10年的差距。这个距离,在应志涛眼中正在迅速地缩短。

从临床到科研,“涛哥”说自己还很年轻,在未来,他也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为国内淋巴瘤研究早日登上世界舞台,出一份力。“或许5年之后,我国的淋巴瘤研究就会有一个大幅度的飞跃!”这句话,应志涛说得掷地有声。


医生档案

应志涛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淋巴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委员会青年委员

兵器谱认证

淋巴瘤规范化诊断与治疗

门诊时间

每周四下午(专家门诊)

专家简介

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得肿瘤学博士学位。2009年8月开始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工作至今,2013年8月晋升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淋巴瘤规范化诊断与治疗。2014年至2015年分别在美国University of Florida和全球排名第一的肿瘤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淋巴瘤科作为访问学者参观学习。目前承担院内课题1项,人社部出国留学人员归国基金1项。参编多部肿瘤学书籍,发表论文十余篇。

Responsive image

北京拓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56187号-2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9号长新大厦6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