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晶晶:“一鸣惊人”的验光冠军

于无声处听惊雷。

武晶晶,北京同仁验光配镜中心视光师,一向低调却又一鸣惊人 —— 从400名验光员中脱颖而出,取得了北京市第四届职业技能大赛眼镜验光员总冠军。

真的只是一鸣惊人这样简单?

拂去模糊,带来清晰。看似只是数据的小小增减,却蕴含着视光师结合病情的综合分析和判断,那意味着对患者长期生活质量的承诺。

完美视界的把关人,于无色处见繁花。


小岗位,大学问 

视光师,即从事眼视光工作的专业人员。除了掌握与眼相关的解剖、生理和常见疾病外,视光师也需要高等数学、物理光学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的相关知识。

在大多数人眼中,这是个较为陌生的职业。他们是眼视光领域的专家,掌握大量眼视光保健知识,虽然很少站在门诊一线,但却作为“幕后英雄”,为患者提供屈光检查、眼镜验配等工作。

武晶晶的身份便是如此。

某日下午,武晶晶接待了一位说散光度数一直在涨、视力越来越差的小伙子。20分钟的调试镜片期间,武晶晶不厌其烦地询问,不厌其烦地更换镜片。“我给他进行了详细的验光检查,但是他的矫正视力到0.5之后,就再也上不去了。”

同时,在手工检影(即利用检影镜将光线投射到人的眼睛中,根据视网膜将光反射回来的情况判定人眼的度数)时,武晶晶发现小伙子眼中的影动不规则,并给小伙子做了角膜地形图检查。结合检查结果,推测他可能患有圆锥角膜,建议他先去角膜组大夫处就诊,再根据医师诊断和建议确定验配何种镜片。

结果如她所料,小伙子确诊为圆锥角膜,需要配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进行矫正。

这正是一位专业视光师的价值所在,她相当于半个眼科医生加半个光学工程师,在验光过程中了解患者屈光不正的产生缘由 —— 是否由眼疾引发,给予最适合患者的配镜处方。而这些都是单一的电脑验光无法做到的。

就拿20来岁的小伙子来说,如果他去的是不正规的地方验光,很有可能无法发现其角膜的问题,或是发生“近视过矫”的情况。

例如,在验光过程中,检查者不了解主观验光的流程,不进行雾视放松,不懂判断是否过矫的方法,只要听到被检者念叨“看得不够清楚”,便会一味的将镜片度数往上加,被检者会发现视标变小变黑,因主观感觉更“清楚”(实际视力无明显提升),而接受过高的近视度。这样可能会造成头晕、恶心、视疲劳等不适感,甚至还会加速视力的下降。

武晶晶解释道:“原本300度就可戴足,你非要戴350度,从近视变成了轻度远视。现在大家近距离用眼普遍比较多,到了三四十岁,人眼的调节力下降,轻度远视状态近视力更差,更容易引起视疲劳。”

验光的过程大多分为客观验光和主观验光。

所谓客观验光就是通过客观的检查设备测量屈光度,检影镜和电脑验光仪是比较常用的。进行隐形眼镜的验配时,还要测量角膜曲率,进行非接触式眼压计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

之后,便是由被检查者配合视光师来完成的主观验光,在给出准确度数的同时,还应根据需要检查配镜者的视功能。

在武晶晶眼中,机器永远只是参照,视光师的经验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有的顾客来了很紧张,有的是很兴奋。机器几秒验出来的只是一个瞬间值,直接按照这个数据制作镜片,日常佩戴起来很可能会不舒服。”必须进行规范的主觉验光检查,结合配镜者的主诉和实际需求,才能开出最舒适的“配镜处方”,真正为患者解决视觉问题。

每一次面对患者,武晶晶都要求自己谨慎再谨慎。有时,这个过程会用上几个小时。

作为视光师,除了验光工作之外,还肩负着眼病筛查、提供眼部保健知识的普及及告知任务,也要为患者书写相关病例。

(资料图)


真本领炼成记 

获得冠军之后,赞誉蜂拥而至,武晶晶自谦称:“我只是对每一步的流程更熟悉而已!我只是运气比较好而已!”在她眼中,一个好的视光师,基本功和经验必不可少。

对于视光师来说,帮助角膜形态不规则的患者选择最合适的透气性硬性接触镜镜片,是隐形眼镜操作的难点。这对初出茅庐的人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

2014年,硕士毕业的武晶晶来到北京同仁验光配镜中心。初出校门的她,工作起来远没有如今的从容,看到患者进门甚至有些“发怵”。“老师们两个小时就能解决的问题,我可能得需要四五个小时才能完成。”那时候,武晶晶的加班成了家常便饭。

记得当时一位天津的圆锥角膜患者专门前来配镜,通过验光和角膜地形图检查,武晶晶帮他选择了基弧为7.5mm的镜片,由于患者角膜形态特殊,调整了几次依然没能成功。

“我那时经验不足,稳妥起见,还不太敢做大幅度的调整,每次试戴调整都以0.05或者0.1的基弧递减,最后定的镜片处方基弧是6.8mm,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4个小时。”谈及自己当时的青涩,武晶晶不好意思地捂住脸,“我特别感谢那时候给予我宽容的患者们。”

北京同仁验光配镜中心隐形专业技术主任刘立洲,是武晶晶实习期间的“带教老师”,在她眼中,武晶晶有着当下年轻人难得的刻苦和用功。

最初的一段时间,就像其他新人一样,武晶晶开始在各个分店轮转学习。将近一年的时间中,她硬是逼着自己成为了配镜“全才”。在亚运村分店轮转期间,分配给武晶晶学习的就是镜架的加工和调整。趁着忙碌的间隙,她将店里的镜架一一触摸、试戴,只为更加了解镜架材质和特点。

“验光技术、弱视训练、视功能检查和诊断,甚至是镜架加工,可以让我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每每谈及自己的“高学历”,武晶晶并不以为意。“没什么所谓的大材小用,在一线工作可以让我快速打好基础,积累经验,我觉得挺好的,也很适合我。”

思想转变配合着勤学苦练,“出师”后的武晶晶很快成为独当一面的视光师。一双双眼睛验下来,形形色色的疑难杂症时常让她费力苦思,更为她积累了珍贵的经验。

客观验光


从平凡中开出花朵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几乎占到总人口的一半。其实,身为视光师的武晶晶也是“近视大军”中的一员,而她自己的“配镜经历”更是直接与她如今的职业选择息息相关。

武晶晶的老家位于河北张家口的一座小县城,中学时就开始近视的她,每次配镜验光要坐上几个小时的汽车到市里,路途奔波不说,参差不齐的配镜质量,给她和身边的同学带来诸多不便。

正是由于自己的这段“同感”,让武晶晶在高考时关注到了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专业,而这一学就是整整7年。

开始工作后,学院派的武晶晶同样遇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每个前来的配镜人,在视光师眼中也都相当于患者。而每个推门即来的患者的“病况”又都不尽相同,教科书上的解决方式并不时时适用。

回忆起那段日子,武晶晶说:“那时候主要靠回家恶补,接待的每位患者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只能及时记录下具体的病例情况,其中把握不准的地方,先向同事们请教,再回家迅速查找相关资料,自己也买了不少书,感觉比上学时候学的书都多,每看一本书都也有新收获。”

入职以来,武晶晶先后参加了“中华医学会全国斜视与小儿眼科学术会议”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和国际视光学学术会议”,学习了解眼视光领域的最新动态,拓宽视野;之后参加了全国视光产业分会2016年会,并在视光专业分论坛做《周边屈光测量设备新进展》的专题讲座,小试牛刀初体验让她更加从容、自信。为此,武晶晶总是会查阅各种国际上的前沿资料,然后拿到单位跟大家一起学习分享,也会把书上的理论与临床实际相对比。

日前,网上一则新闻引发了武晶晶的关注:一名英国妹纸因隐形眼镜不慎沾水,感染了棘阿米巴角膜炎导致右眼失明。如此“惨烈”的结果让她意识到这其实使用者没有常识造成的。她有广而告之的义务。

尽管“隐形眼镜不能沾水”早已是业内的常规提醒,但此新闻一出,武晶晶仍忍不住对每一位配镜的患者再三叮嘱。“我多说几句,患者的印象就能加深一些,也可以协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日常使用习惯。在这方面,我喜欢信息能多一点,再多一点。”

主观验光

谈及未来,武晶晶说:“前来同仁医院就诊的患者大多都是疑难病例,我希望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同事们一起,努力实现我们同仁验光配镜的信念 —— ‘让人人享有看得清的权利’。”

Responsive image

北京拓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56187号-2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9号长新大厦6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