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润晖:让“玻璃娃娃”的生活不再易碎


有这样一群罕见病患者,他们像玻璃一般脆弱,由于先天缺乏凝血因子,哪怕是个不起眼的伤口也会血流不止……

身为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副主任、血友病综合治疗组组长,吴润晖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儿童血友病治疗从0到1的发展。她首次提出的“凝血因子小剂量预防方案”——用最小的剂量、花最低的价钱保证持续的药物供给——更是大大降低了致残率,让他们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工作。

十几年来,吴润晖与患儿和家长们一起,共同守护着“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让“玻璃娃娃”们的生活,不再“易碎”。


让患者更有尊严的“小剂量预防治疗”

在与血友病的博弈中,“凝血因子”是他们最有效的武器,儿童时期的干预——预防治疗是决定能否“打赢”病魔的关键。

研究显示,一位血友病患者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每公斤体重每年需要1500-2000个单位的凝血因子,以一个20公斤的孩子计算,每年仅这部分的治疗费用至少需要8万元人民币,且随着每年体重增加、终身用药。我国,仅有3.7%的患者家庭能够完全负担得起这些费用。

于是,吴润晖和同事们不得不开始新的尝试——2006年,在国外大剂量和中剂量凝血因子治疗有效的前提下,带有“中国特色”的小剂量预防治疗的试验开始了。

所谓预防治疗,就是给患者定期注射一定量的凝血因子,从而预防出血。这种治疗就像糖尿病病人需要定期注射胰岛素、高血压病人定时服用降压药一样,都是针对疾病必不可少的、有效控制手段。

国际公认的预防治疗的标准剂量是25-40U/kg/次,每周3次或者隔日1次。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和治疗条件,吴润晖和团队尽可能地将这个剂量降低。

至于具体降低到多少,她进行了仔细地考量——凝血8因子200个单位一支,以一个3岁的20公斤患儿为例,使用一支的药量,就相当于10U/kg/次,每周2-3次。这也恰好是国际标准的1/4量。

“重型患者的凝血因子水平一般低于1%,如果把凝血因子含量控制在1%以上,患者就很少会出血。所以这个浓度比例也是预防治疗的硬目标。”唐凌是吴润晖的第一个研究生,跟随导师一起见证了“小剂量预防治疗”的探索过程。

这个为期三个月的实验,正是吴润晖对“小剂量”进行的第一次尝试。

不足百天的时间里,她带领团队一起,对30个患儿的用药情况进行仔细监控,详细记录着每个孩子用药、出血的情况。“由于此前国外并未有相关经验可以借鉴,做之前其实心理也挺没底的,不知道效果如何。”幸运的是,试验获得了满意的答案——令患儿的关节出血减少了80%以上。

“其实这也是我们能选择的最低剂量了。”吴润晖说,这样的尝试可以在有限的药物和费用条件下,为患者达到利益最大化。

“你知道吗,这就意味着很多孩子可以站起来,可以去上学,更重要的是不会致残了,也让他们看到了更有尊严的未来。”谈及这个多年前的尝试,吴润晖眼里仍然闪着光。

王梓(化名)就是得益于小剂量预防治疗的患儿。10年前,9岁的他因为血友病已经休学,坐在轮椅上,被家人推到吴润晖面前,稚嫩的小脸黯淡无光,而最令吴润晖心疼的,是“这么小的孩子居然可以自己进行注射,而且手法极其娴熟。”当时,吴润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更多的孩子们减轻痛苦。

在经过最初的足量按需治疗之后,王梓开始进行小剂量预防治疗。伴随着一点点尝试,用药也从最初的一周三次、隔日治疗,调整到每天一支因子,规律注射,按照他的情况,吴润晖便摸索出一套最合适的治疗方案,经过数月的治疗,小王梓不仅重新站了起来,还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

“这孩子今年高考考了500多分,分数出来之后还专门过来给我报喜呢。喏,你看,这个抱着我的小胖子就是他。”谈话间,吴润晖拿起手机,笑意盈盈。“有好几个孩子都会在寒暑假过来,在诊室门前做志愿者,帮着为其他患者解答问题。”

吴润晖坦言,尽管小剂量治疗具有一定的局限——并不会像足量治疗那样完美地做到“零出血”,但小剂量的个性化治疗,可以通过有限的医疗资源服务更多的人群。让她更加欣慰的是,目前在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血友病药物逐步纳入医保。

“血友病其实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病症,我们愿意帮助这缕阳光洒向更宽广的地方,这也是我们的自豪。”吴润晖说。


从零到1的摸索

吴润晖的母亲和外公都是医生,耳濡目染,从医对于她来说,似乎是“早早注定的一条路”。

1991年,从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系毕业后,吴润晖就来到了北京儿童医院血液病中心工作。初出茅庐的几年间,她并未给自己的未来明确方向。直至2000年,吴润晖获得了前往法国巴黎Robert-Debre儿童医院血液生物实验室进修儿童出凝血疾病一年的机会,而血友病作为其中重要的一个分支,也在那时正式走入她的视野。

回国后,面对门诊看到的一个个坐在轮椅上、关节已经严重变形的小患者,吴润晖心中阵阵刺痛。但彼时,中国的血友病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病例方面的问题无法继续解决和推进。

为了进行更加系统有效的治疗,吴润晖再次申请前往国外进修,也正是这次法国巴黎Necker儿童医院Josso血友病综合治疗中心的学习,才令吴润晖彻底了解了国外最先进的血友病治疗管理模式,并将之带回了国内。

很快地吴润晖开始着手进行儿童医院的先天性出血性疾病的注册登记工作,到目前为止注册登记血友病病例超过一千例。如今,这些厚厚的资料已经累积成册,整齐有序地放在诊室的壁柜中,每一位患儿的用药、随访、评估等记录一应俱全,也为早期血友病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临床数据。

“可以说当时医院也给我巨大帮助,从用药、治疗再到筹备团队,几乎都是‘一路绿灯’。”吴润晖笑言,罕见病的治疗属于“不挣钱事儿还特多的病症”,也正是医院的大力支持,让她得以“专心做事”。

吴润晖回忆,最初的那段时间异常艰苦,只要有患者她都会“接着”。当时几乎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出现疑难问题经常只能求助国外同行。关于血友病综合治疗的早期摸索,就是通过一封封邮件和电话交流完成的。

“当时碰到的病例几乎之前都没见过,包括颅内出血怎么处理、如何用药、如何进行康复……大家坚持、坚持再坚持。”颇有韧劲的吴润晖就这样坚持了下来——2005年-2008年参与了首都发展基金资助的“北京地区血友病诊治协作网络”项目,承担儿科分课题;参与国际血友病交流工作;同国际儿童血友病预防治疗组协作完成“CHOKLAT”的中文版制定、认知访谈工作,并进一步开展效度评估……历时四年,建立了中国血友病患儿可以使用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

2016年,世界血友病联盟(WFH)正式在大会上承认了小剂量预防治疗的优势,并作为优选方式向医疗水平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推广,如今已经在非洲、斯里兰卡等国家或地区,受到了良好的成效。

“包括临床方面,吴主任也一直强调,除了埋头做事,我们更要通过文章争取话语权,获得在相关领域里发声的机会,继而让别人认可。”唐凌说道。“现在国际上一提到小剂量预防治疗,都知道要找Doctor WU”

2017 年 1 月,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中国血友病协作组儿童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共同制定的《中国儿童血友病专家指导意见》正式发表,进一步规范了血友病的临床诊治。

而作为该意见的执笔者,在吴润晖看来,如今中国血友病的诊疗水平接近国外。目前正处于“爬坡升级”阶段,接下来,她想要做的,就是通过药物代谢动力学,进行更为精准地进行中小剂量的用药研究,借此迈向个体化的精准治疗;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根据中国特色进行攻坚,比如如何在中国现有条件下开展消除抑制物的免疫耐受诱导治疗,使有抑制物造成因子治疗失效的孩子尽快重新可以应用凝血因子控制出血。

“患上血友病的孩子,在接受科学、及时的干预之后,是完全可以像其他孩子那样健康成长的,在未来,我希望他们,都可以愉快地奔跑在阳光下。”


热心肠的“妈妈式”专家

吴润晖的诊室里,总会放着一盒满满的糖果,这是她从医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有些复诊的“老病号”一进门,就会直接挑选自己喜欢的口味,轻车熟路。偶有间隙,她也会亲自拿起几块糖果,递到哭闹的孩子手中,轻声安慰。

每周二上午,是吴主任固定的血友病专病门诊,从7点半开始那里便挤满了看病的人,身材瘦小的她总是会快步从人群中穿过,不时地和相熟的家长微笑打着招呼。

而令人意外的是,作为中国儿童血友病治疗方面的“大咖”,吴润晖的号并不难挂,其原因就是——专病不限号。只要是血友病患儿,创建门诊卡之后,便可以直接找到吴润晖加号。也正是这样的“门户大开”,几乎令每个半天的门诊都变成全天。为了让家长们听清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原本快人快语的吴润晖经常刻意放缓语速,确保每一句对方都能听得清楚明白。

“对每个患儿,吴主任都特别用心,她总是说这些家长太不容易了。”面对每次的超长门诊,吴润晖的助手早就习以为常。“上午8点钟开始的门诊持续到下午一两点钟已经成为常态,有几次甚至延续到下午4点半。”

2006年起,吴润晖组建了儿童医院的血友病综合治疗工作组,发展至今,已经形成包含心理、口腔、放射、理疗、外科、药师、护理等多学科在内的14人团队。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儿,都能在这里完成“一条龙”的服务。而这种综合有效的就诊管理模式,在提高血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吴润晖和她的治疗组,也成为国内这一领域的开拓者。

血友病患者每次来医院要做的检查有很多,吴主任还专门招人印制了一摞路线导诊图——将每个就诊环节的具体位置一一详细标注。有时,在递上纸条时,吴润晖甚至还会再次口述一遍。

9月1日起,一种治疗血友病的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和重组凝血因子IX被正式纳入门诊特殊病的报销范围。提前数日,吴润晖便开始对每位前来就诊的患儿家长不停地口头传递信息。“纳入医保,真的是可以有效地帮这些患儿家长解决实际的问题。”吴润晖轻轻捋了捋头发,看得出,她由衷地高兴。

(路线导诊图)

即便是门诊的忙乱,也无法抹去吴润晖脸上的平和与微笑,只有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才是触动她情绪的底线。

这天,一个4个月大的患儿前来就诊,两个月前孩子便出现了颅内出血的情况,但对于血友病的种种,眼前这对父母却一问三不知,甚至在吴润晖提出诊疗方案之后,询问是否有更加简单的选择。

“你们知道孩子的情况现在有多严峻吗?……目前你们要做的就是进行凝血因子的足量治疗,没有什么可犹豫的。”看到孩子母亲仍然一脸茫然,吴润晖瞬间收起了平日的笑容,顿了顿,提高了声调,“给孩子治病要紧,而且你要立刻恶补关于血友病的相关知识,下次治疗的时候我来问你!”

但就在家长开门走出去的一瞬间,吴主任还不忘提醒式的喊了一句:“别忘了加入微信群啊,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沟通!”而这样的医患沟通群,吴润晖的手机里存有数个。

除了常规的科室工作,从2003年起,吴润晖还开始担任中国血友之家的顾问,无偿在网站上回答患儿家属提出的各种问题。也是从那时起,每天清晨便成了她固定的“答疑时间”。

网站上的提问密密麻麻,几乎每个与儿童血友病有关的内容,都会得到吴润晖的解答。从如何挂号到建议用药,每一个回复都言简意赅。就连有些成人血友病的咨询,她也会相应提出自己的专业建议。有时回复和提问时间,仅仅间隔十几秒。

“吴主任的免费答疑已经坚持了十几年,几乎从不间断,她是真的打心眼儿里为这些患者着想。”这份坚持,令中国血友之家项目主任刘政钦佩不已。

十余年来,为了普及血友病的规范治疗和相关知识,吴润晖多次举办全国范围的儿童血友病专业会议、筹备儿童血友病的夏令营、冬令营及家长教育活动。

无论是在网站上还是微信群里,吴润晖的“秒回”让家长们感到特别的温暖。“我们都知道吴主任特别忙,有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提问,没想到每次都能收到及时的回复。”

对此,吴润晖又是微微一笑:“医生也是服务行业,同样要以人为本,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才是获得良好沟通的关键。”


温暖又严厉的“大家长”

忙起来的时候,吴润晖完全顾不上家里,她经常被女儿的班主任批评“对孩子不上心”。但在科室内,吴润晖却是个温暖负责的大家长。知道有学生熬夜写论文,第二天她就会拿出一些零食或者多订几份营养餐。“可以说她会想尽一切办法对我们好。”年轻大夫们纷纷说道。

唐凌是吴润晖的第一个研究生,在朋友圈中,更是以“咱妈”代替了“老师”的称呼。在她看来,多年来,“吴老师总是带着我们不停地学习,探索,不断地探讨新问题,吸纳最新的知识,带着我们一起向前走。私下里,她也会特别关心我们的生活,其实真就跟半个妈妈差不多”。

而一旦涉及专业问题,吴润晖也会变得异常严厉。

这天查房,她就对一个年轻大夫“跳跃”的病例汇报皱起了眉:“你现在是汇报病例,病人情况、主诉、现病史一一阐明再说病例特点,要不然遇上复杂的病例会让你思维混乱的。”

“血小板是多少?白细胞是多少?”面对老师又是一连串的发问,年轻大夫不好意思的抿抿嘴,轻轻摇了摇头。

“一定要熟自己诊治患儿的所有临床数据啊,想当年我们查房,数据都是从头到尾背下来的,错一点都要挨说,一个病例要反复写三遍,只有不断地训练,才能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一个11岁男孩因“血小板减少”入院,经临床表现和检查,在翻阅大量资料后,最后被吴润晖确诊为卡波西样淋巴管瘤并发卡梅现象。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血管瘤综合征,发病率为十万分之0.007,治疗困难。看到年轻大夫们对于这种病症的陌生感,吴教授用严肃换下了一贯的笑容:“你们要主动去看各种最新的文献资料。新的领域,我希望你们可以自己去挑战、去思考,而这也是你们在未来能够出类拔萃的关键。”

在学生谷昊眼中,导师虽然苛刻,但却也是亦师亦友。“吴老师会很有规划地督促我们走出的每一步,也对我们十分负责和用心。比如论文的修改,无论周末还是深夜,她都会尽快给出密密麻麻的批注和回复。”谷昊说,“不过,只要我们做的决定她都会很支持,不会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绑架我们的选择。”

在带领团队方面,吴润晖更是相信“凝聚的力量”。这一点,康复科主管治疗师王岩深有体会。“吴主任总是说,大家好才是更重要的。她总是会帮年轻大夫争取一切可以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我们从专业上提高地更快。也会用心帮我们想到每个细枝末节。”说着,王岩拿出了一些护腕、绷带和膝关节出血模型,“这些都是吴主任特意帮我找来的,这种细枝末节,其实这些远超出了她的工作范围。”

“一个人或许能走得快,但只有一群人才会走得远。”这是吴润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正因如此,身为中国血友病治疗协作组(HTCCNC)儿科组组长,吴润晖希望自己能够做的可以更多。对国内的有志于儿童血友病工作的同行们,在组织每年一次的专业会议之外,她都会无私协助他们开展各地的儿童血友病工作,关于这类“额外工作”,她几乎从不推辞。

“我真的的希望,国内血友病的诊疗平均水平可以提高得更快,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获得正规治疗。”这,是吴润晖最大的愿景。

Responsive image

北京拓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56187号-2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9号长新大厦6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