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勇踏前人未至之境

“骨肿瘤就像一片充满未知的星系,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初次涉足时,满怀敬畏和懵懂。17年光阴匆匆而逝,我和身边那一群同舟共济的船员把青春献给了这次伟大而坎坷、艰辛而美妙的星际旅行。耳边回荡着舰长的教诲:勇踏前人未至之境。”

这是杨毅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介绍手册上留下的一段话。17年,从青葱年少到不惑之年,从医学院毕业生到副主任医师,杨毅在这艘“进取者号”飞船中,遨游星际,探索深空。照亮茫茫宇宙的同时,也拓展了自己人生的宽度。


一天可以做很多事情。

Could do a lot in a day.

——《时间规划局》


作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王牌科室”,骨肿瘤科团队打出了世界影响力。尤其在高难度的骨盆、骶骨,以及脊柱肿瘤的诊断治疗方面,声名远扬。平均每年手术1700例,三分之二以上为大型手术。这就造就了骨肿瘤科医生的一个显著特点 —— 忙。

作为科室的青年骨干之一,杨毅注定无法摆脱这一个“忙”字。6:00出家门,6:40进医院,7:00查房下医嘱,8:00准时交接班,9:00进手术室,这基本就是他日常一天的开端。一周五个工作日,一天两到三台手术,平均每天在手术台上站六七个小时,加之又是骨肿瘤这种需要体力的手术,工作强度可说是大到吓人。或许也正是这种工作强度,令杨毅练就了另一个本领 —— 快。

手术台上的杨毅,话不多,敲、拧、凿、锯、削,一气呵成。从骨肿瘤的切除,到骨骼结构的重建,手上动作干净利落,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当然,这种“快”离不开扎实的实践积淀。作为骨肿瘤科主任郭卫教授的学生,杨毅跟着老师手术久矣,手术风格一脉相承,“天天做这个手术,每个操作步骤就不用想了,了然于心”。

另一方面,这份“快”离不开杨毅对手术操作流程做出的“优化配置”。比如利用钉棒系统重建脊柱与骨盆连接时,往往需要两个人互相配合工作,这就给了杨毅优化配合的空间,“你拧好第一个钉子,别人弄棒的时候,你就可以把第二个钉子拧好” —— 实施螺钉内固定治疗术中,重建结构往往需要数根金属棒,十余颗螺钉,经过这种简单优化后,可以节省至少20%的等待时间。郭卫主任就曾评价杨毅:“认真负责,刀开得快,没有任何废动作。”和他搭台做手术,非常得心应手。

杨毅说:“只要把所有事情都优化组合一下,可以挤出很多很多时间。包括手术室中间这些衔接过程,等待的时候可以做很多事情。”笔者观察到,他会在其他人为患者摆体位时帮忙放垫子,在护士做手术部位消毒时帮忙抬着患者腿,在器械台忙不过来时,默默把下面需要的器械准备好……一切都发生在不经意间。但凡他手头没有活儿,就会顺手帮助别人多做一些事情。

对此,杨毅拿足球队作比:就像在足球场上一样,每个人多跑一步,大家都轻松一点儿。或许正因如此,他被全体手术室工作人员评选为 “最受欢迎的医生”之一。

一天只有24个小时,稍纵即逝。所以杨毅将这种“时间规划”铺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天一早,他会对自己一天的工作做一个优化组合,“干这件事儿时,能不能捎带手把其他事情也干了。”

近来,杨毅热衷于跑步减重。几个月下来,已经从180斤减到了140斤。一般人跑步时最多听听音乐,而他跑步时,耳机里放的却是播客点评医疗科技领域新进展,可说是运动工作两不误。或许正因这种对时间的极致利用,令杨毅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依旧有精力兼顾自己最大的爱好——看电影。曾有人开玩笑说:没有杨毅大夫没看过的电影。这话或许有些夸张,但“四五千部肯定是有的”。

在杨毅看来:“只有你是自己时间的规划师,只有你可以主导自己的时间。”


如我们要挑战疾病,应挑战其中最严重的:冷漠。

If we're gonna fight a disease, let's fight one of the most terrible diseases of all--indifference.

——《心灵点滴》


作为一名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到了一定年龄,气场是必须的。而杨毅天生的气场就是 —— 跟谁打交道都不会对他急。但双眼皮大眼睛所带出来的坚定,又会让你对他的所言不会有质疑。

某日下午,例行的术前谈话,对象是一位年仅28岁的骶骨肿瘤复发的年轻姑娘。由于此前长时间的化疗,瘦弱的女孩头发掉得所剩无几。求助到人民医院,用她和家人的话说,“算是最后一丝希望”。

谈话交流的场所,杨毅大夫没有刻意挑选,一个安静的角落,分贝足以让在场每一位听清的讲解就这样开始了。习惯性地拿出“讲具”——骨盆内部结构模型,从病人目前肿瘤的位置、第二天手术切口的位置,以及这次可能无法保肢的后果一一指明。

“行!就这样,您还有什么疑问?”十分钟的讲述,话语直白,却将做什么、术后怎么做、能达到的效果解读到位。

骨肿瘤是个一人生病影响全家人生活的“大病”。在杨毅看来,术前讲解除了要告诉病人的病情,还要让人家明确手术将来会带来的影响、未来生活的状态。“医生的出发点往往总是好的,尽自己的可能将肿瘤切干净;但是病人的出发点有时仅仅是希望自己的身体舒服一点就好。医患在术前必需要在术前达成共识。有了共识,才能达到共同的治疗目标和方向。”

病人及家属的理解程度水平不一,谈话技巧很是重要。仔细倾听,会发现杨毅口中有一个高频词 —— “指南”。

NCCN指南,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每年发布的各种恶性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得到了全球临床医师的认可和遵循。每半年更新一次的频率,更是杨老师关注的重点。

“现在的病人高学知者越来越多,如何让我们的治疗方案有说服力,‘指南’的执行是强有力的依据。”“杨老师”毫不避讳地说,对于他的导师——郭卫教授而言,开创性的工作是重点;对于他自己这个仍在成长阶段的大夫而言,扎实基础、积累经验更加重要。


停止像外科大夫那样思考,别忘了像人类那样思考意味着什么。

To stop thinking like a surgeon,and remember what it means to think like a human being.

——《实习医生格蕾》


有人说,你读过的书,路过的风景,成就了现在的你。或许这句话很适合用在杨毅身上。

“我这人好奇心特别重。平时没事儿,喜欢东看看、西看看。相对于去攀登事业的巅峰,我可能更追求人生的宽度,各个领域都涉猎一些。专业上来说,不仅仅专注于外科操作,还关注药物,以及其他辅助治疗等。”这一点,从杨毅挂在医院官网上的专长也可见一二: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挽救性化疗和靶向治疗,骨转移癌的综合治疗(微创外科和疼痛治疗)。

其中,骨巨细胞瘤化疗靶向药物 —— Denosumab在国内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骨巨细胞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骨肿瘤之一,具有一定侵袭性。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对于发生在骨盆、骶骨、脊柱处的病人,手术不容易切干净,往往复发率很高。一直以来,针对骨巨细胞瘤,都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杨毅2000年来到骨肿瘤科,参加的第一台手术就是骨巨细胞瘤,“当时病人在手术台上出了11000毫升血,骶骨一开,血跟喷泉一样,完全没法控制……”

而Denosumab的出现,对于骨巨细胞瘤治疗,可以说是一座里程碑。它将肿瘤术后复发率从60%降到10%以下,显著提高了骨巨细胞瘤治疗效果。

实际上,骨巨细胞瘤是人民医院的传统研究项目,已经历经了三代人之久。在杨毅还在读研时,国外就发现了在骨巨细胞瘤里非常活跃的RANK/RANKL OPG通路,全世界都对其报以高度关注。骨巨细胞瘤由很多多核巨细胞组成,每个巨细胞表面都有很多开关,这个开关叫RANK。而在血液中有很多RANKL,可以简单理解为钥匙,若将钥匙封锁住,巨细胞在没有钥匙开启的情况下,就自然坏死了。

2011年,Denosumab作为转移癌治疗药物获得FDA批准。对国外学科杂志有良好阅读习惯的杨毅第一时间关注到了这一消息。“2013年,Denosumab被正式批准成为骨巨细胞瘤的靶向治疗药物,我们第一时间开始在中国使用这个药物,2014年初就开始应用于临床。”

在这半年时间中,杨毅阅读了大量关于Denosumab的文献,以及国外的使用指南,了解药物的安全性、具体如何应用,以及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副作用主要指的是低钙血症和下颌骨坏死,“我们会嘱咐病人在用药期间每天补钙,并且避免补牙等口腔治疗。”由于预防工作做得到位,至今没有患者发生明显的副反应。“做好功课,让病人尽可能安全地使用药物。”杨毅说。

至今,杨毅依旧密切关注着NCCN(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相关指南更新。据了解,一篇指南往往涉及400篇文献,每篇文献,他几乎都看过。每当患者有疑问时,杨毅可随手拈来指南中的最新数据为患者解答。一位正在使用Denosumab的患者提出了补牙需求,杨毅的建议当然首选是不做。“如果一定要做,停药两个月,把牙补了。即使这样依旧会有下颌骨坏死的风险。最新报道显示,这个风险约为6%。”

在不断的经验总结中,人民医院骨肿瘤科摸索出了最适合中国患者的用量:术前三到四针Denosumab,能够对手术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今年开始,骨肿瘤科的研究重点已经开始转向了精准医疗。未来,或许将寻找到更多立竿见影的骨肿瘤药物。

“骨肿瘤除了外科手术外,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领域。不一定非要做手术,有时病人使用一个药问题就解决了,这种时候会更自豪。”杨毅说,“这就是像我们这样级别的医院应该起到的‘带头人’作用。获取这些最前沿信息,分享给大家。”


勇踏前人未至之境。

To brovely go where no man has gone before.

——《星际迷航》


骨肿瘤是一个年轻的亚专业,近20年才发展起来。选择骨肿瘤科,则是杨毅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杨毅从小就是个当之无愧的“学霸”。小学到大学,一路保送进入北京大学医学系。或许也正是因为一路走来过于顺利,这二十年在杨毅的脑海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经历” 。直到,他遇见了骨肿瘤。

本文开头的那段文字,映照了杨毅当年的志在千里:勇踏前人未至之境。前人未至,指的是骨盆骶骨肿瘤这一世界性难题。

刚开始,年轻的杨毅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干,看到患者出血,自己也会特别紧张。这是每个年轻外科医生一定会经历的阶段。杨毅述说那段时间的心路历程:“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摆在你面前,巨大的肿瘤就摆在你面前,必须把问题自己解决了。就想赶紧把基本功练好了,更快地止住出血。”

此后,杨毅苦练手上功夫,没事儿就拿着钳子和线练打结。据说他儿子小时候曾问他:“爸爸,你有什么超能力吗?”杨毅会逗儿子说:“我给你表演一个。”然后拿根线在杯子把儿上打结:一分钟打100个,儿子看得目瞪口呆。

手速上去后,带来的最直观成果就是,缝皮的时间从一个小时下降到半个小时,出血从1000ml下降到500ml。“手术越快,出血越少,病人就相对更安全。”

随后杨毅跟着郭卫主任,从半骨盆截肢,慢慢做I区肿瘤切除(郭卫教授对骨盆肿瘤进行了分区),再到II区,技能在实践中慢慢积累,逐步提升。直到后来,每一刀下去,为什么这么下,杨毅脑子里都一清二楚。甚至有人开玩笑,叫他“郭主任手术A版”。

越难的事情做成后,成就感更大。这17年来,骨盆骶骨肿瘤治疗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科治疗让病人保住了腿,内科治疗让病人长期存活,杨毅作为见证并亲自推动了这一变化的人,内心有着巨大的成就感与自豪感。“每次看到病人从巨大的病痛中走出来,那种感觉是任何事情无法替代的。”

今年杨毅42岁,正是一个医生的黄金年龄。他依旧坚持着每天运动的习惯;手机中的APP依旧每天为他推介着骨肿瘤领域最新文献。

“我们不能被时代落下,要在时代发展的每一刻都能追赶上。”热爱科幻片的杨毅,对于未来,有着无限憧憬,“我跑步的主要目的,就是想把身体练好了,看看未来到底会是什么样子!”


医生档案

杨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

副主任医师

兵器谱认证

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

恶性骨肿瘤的挽救性化疗和靶向治疗,

骨转移癌的综合治疗(微创外科和疼痛治疗)

门诊时间

周五(上午)

专家简介

1976年生于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学士(2000年),北京大学医学博士(2006年),2009年~2011年于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接受博士后培训。兼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肿瘤学组秘书、中国医师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肉瘤学组青年委员、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编审。

所获奖励

(1) 参与“原发恶性骨肿瘤的规范化切除及功能重建系列研究”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第5完成人)

(2)参与“原发恶性骨肿瘤的病因学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第5完成人)

(3)参与“原发恶性骨肿瘤的发病机制研究” 获中华医学会科技成果二等奖(2003,第6完成人)

(4)参与“骨肉瘤化疗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第3完成人)

(5)参与“骨盆环肿瘤的切除和功能重建”获中华医学会科技成果三等奖(2009,第4完成人)

(6)参与“骨盆环肿瘤的切除和功能重建”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第4完成人)

(7)参与“原发恶性骨肿瘤的规范化切除及功能重建系列研究” 获中华医学会科技成果一等奖(2013,第5完成人)

(8)“股骨上段转移癌的外科分型及治疗策略” 获中华外科杂志优秀青年医师论文一等奖(2013,第1完成人)

(9)参与“原发恶性骨肿瘤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第6完成人)

Responsive image

北京拓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56187号-2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9号长新大厦6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