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兵:鼻内镜下的艺术咖



之于临床——

他是将每个处理都做到极致的“细节控”

之于教学——

他是培养了无数鼻内镜外科医生的领军人

之于学科——

他是不断探索创新的“急先锋”



周兵,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我国鼻内镜外科的创始人之一。由他在国内率先引入的鼻内镜下经鼻改良Lothrop手术,引领了国内鼻内镜额窦外科的迅速发展,其开创的泪前隐窝入路、经鼻切除眶尖海绵状血管瘤等术式更是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

处女座B型血的他,有着完美主义者的执着和文艺范儿。从医32年来,每一台手术、每一个病例在他眼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他坚持科研连续性,执着地在额窦、鼻颅底专业制高点持续深耕。他喜欢摄影,多年来积累的临床图片已多达十几万张;他也喜欢绘画,常常把突现的可能是某一个手术方式的灵感画出来。对他来说,兴趣与专业相辅相成,不论是拍照抑或“涂鸦”,都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


“中国的Draf”


在医学术语中,“迷路”用于形容复杂形同迷宫的结构,比如“内耳迷路”。周兵则形象地将额窦附近区域描述为“额迷路”。由于额窦腔道狭窄,周围有很多气房结构,非常难寻找;加之靠近颅底眼眶,手术时稍有偏差就会造成脑脊液渗漏等问题,因此,额窦手术至今仍是鼻内镜外科领域的一大难点,有人将之比喻为“高空特技”,而周兵正是这一领域的“领军人”。

这天的手术室中,等待周兵的是一台额窦内乳头状瘤切除手术。患者杨先生数年前因患鼻内翻性乳头状瘤而头痛难止,接受过一次手术后再次复发,不堪其扰的他找到了周兵。

经过一次手术后,杨先生鼻腔内结构已很模糊,这对于顺利到达额窦并切除肿瘤造成了很大的难度。下第一刀时,周兵便将电刀伸到了鼻中隔最上面,“这一刀是我多少年摸索出来的经验”。

站在一旁年轻大夫边学习边念叨:“要让我做,肯定想不到第一刀要切到那么靠上。”周兵解释道,由于上一次手术去掉了鼻中隔下方的软骨,在最上面下刀就是为了找到软骨膜,顺着软骨向上,磨除外侧上颌骨额凸,暴露泪囊,再前上磨,到鼻根部软组织,顺着皮肤再往上走,很自然就找到额窦了。

这个过程说起来云淡风轻,但实际上,他所用的术式就是额窦领域最难技术之一——鼻内镜下经鼻改良Lothrop手术或者称为Draf Ⅲ型额窦手术。该术式最早是由德国著名耳鼻喉专家Wolfgang Draf 教授创造。2003年周兵完成了国内首例Draf III型额窦手术。

谈及对这个“高难度”术式的突破,周兵笑言是“误打误撞”。

2003年,他接诊了一名额窦骨瘤的女患者,为了不影响面容,女患者不愿在脸上进行切口的传统手术,“女孩子都爱漂亮,既然提出了这个要求我就要尽量满足嘛!”于是,他开始在鼻内镜下尝试切除,“鼓捣”了4个小时之后,瘤子终于被成功拿下。“当时只是想着从里面把瘤子切除而已。”周兵笑道,但没想到通过术后的文献对比,他发现自己的做法居然跟一位名叫Draf的德国教授英雄所见略同。

而在经历了这个巧合之后,周兵开始尝试将这个术式规范系统化。为了将手术步骤更加精准地描述出来,光是手术的文字记录他就反复打磨了十几遍才定稿,“每次写完都觉得还能更好一点”。

积累多个病例之后,2005年周兵在《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发表了国内第一篇Draf III型额窦手术的文章,迄今,他围绕该术式进行了一系列临床和应用基础研究,被国外同行誉为“中国的Draf”。

此后,他还陆续创新设计了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经鼻切除眶尖海绵状血管瘤术等诸多术式,其中,2007年提出的被称为“周氏入路”的泪前隐窝上颌窦入路被美国鼻科协会官方杂志大篇幅报道,在国内外迅速普及;经鼻切除眶尖海绵状血管瘤术式更是解决了困扰眼科医生多年的问题,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

很多人好奇是什么促使周兵在专业领域做出如此多的创新与改良,对此,他的答案是,“对一件事情持续的关注度与好奇心”。

1995-1996年,周兵到法国凡尔赛医疗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进修,期间他发现国外对于额窦炎手术有成体系的研究,而当时我国这一领域几乎是空白。于是,在1997年回国后,他毅然选择了额窦作为硕士研究生的攻读方向。此后陆续发表了《鼻内镜下额隐窝解剖特征与额窦开放手术》、《鼻内镜额窦外科》、《经鼻内镜改良Lothrop手术》、《复发性额隐窝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镜手术》等多篇论文。

从医多年来,每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都会在周兵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他都会随时迸发灵感。也正因如此,周兵准备了多个笔记本,方便随时记录,就连家中的床头柜都常年放上一个。


“我珍惜每一次与患者打交道的机会”


作为国内外鼻科领域的知名专家,周兵每周的门诊安静得有些出人意料——没有焦躁的等待、没有嘈杂的声音、没有繁乱的秩序。并非是人少,而是早在十余年前,周兵就已经“逼迫”自己的团队建立了患者预约随访制度。

他的团队以鼻内镜外科技术见长,包括过敏性鼻病、小儿鼻窦疾病、鼻颅底疾病、鼻眼相关疾病的治疗都名声在外。在他的门诊模式下,每次30位患者的信息都被一一登记,包括初诊时间、手术日期、详细病情、恢复情况等等,在结束时,有专人预约好下一次复查时间,若有人没有按时 “报到”,则会立刻接到电话督促。

如今,专家团队、预约就诊早已成为时下的热门话题。谈及自己的“超前”,周兵坦言源自接诊外国患者时的启发。

每周三上午是周兵的例行门诊,超过三分之二都是复诊患者。整个过程与其说是看病,其实更像是老朋友叙旧聊天。

虽然每次都有近10名年轻大夫进行观摩学习,但对于大多数患者必经的鼻内窥镜检查、清理鼻腔等工作,周兵始终坚持亲自动手,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体现质量与感受的重要环节。

操作时,周兵不用麻药,这在国内几乎很少有人能做到,“用麻药不仅有过敏的风险,而且药劲儿的持续要比检查时间多上数倍,这个过程患者会很难受。不如自己在手上多下点儿功夫,比简单用麻药好得多,对患者也是最好的。”

“对患者好”是周兵一贯坚持的原则,这一点在手术中体现得更甚。

尽管如今已经进入到机械时代,但在周兵看来,原始的“冷兵器”仍是对患者创伤最小、受益最大的选择,虽说这有时会难为医生自己。

就像一台“鼻内镜下蝶窦颅底占位切除术”,年近6旬的患者在右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发生了鼻腔转移。通过术前检查发现,瘤体与颈内动脉紧紧贴合并且血蕴丰富,但患者的右眼目前尚存有0.5的视力,所以这台“既要切除瘤体又要保护视神经”的手术难上加难。

术中,周兵探入鼻腔的器械始终在肿瘤的边界游走,通过剥离、暴露的方式对视神经加以保护。“这台手术其实大张旗鼓切除也没问题,而且更加节省时间,但瘤子会有残留。”周兵坦言,手术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用来将瘤体从颈部动脉硬膜表面剥离,只是在必要时使用了对周围组织热损伤相对较小的等离子射频,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一点点地“抠”下来的。

三个半小时之后,手术得以完成,出血量仅仅300ml,远远低于术前的预估,患者甚至不需要转入ICU,直接回到普通病房。

“可能看起来我们花了更久的时间,但控制了肿瘤的边界、也保护了脆弱的视神经,可以说十分完美。”周兵笑言,这台可以称之为满分的手术足以让自己“高兴好几天”。

对“冷兵器”使用的炉火纯青,为周兵的极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或许和男孩子从小动手能力强的天性有关,他说,当自己开始接触手术器械时就有一种兴奋感。比如适用于刁钻角度的吸引器头、减轻患者粘连痛苦的指套水囊,都是他在手术台旁的灵机一动。

针状单极电刀是鼻腔-鼻窦手术中常用的切割、凝血工具,但由于数千元的价格,并未得到广泛普及。为此,周兵曾用注射器针头和输液器制作出简易版的单极电刀,随后整个过程还被他拍成视频配上讲解放到网上,这个3分钟的教学视频一经上线,不足半个月播放量接近7千次。“别看只是个简易版,效果一点儿都不逊色,不仅可以推广到基层医院,更是一下子就能给患者节约好几千块钱,这对贫困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进修医生张迎宏说。

谈及自己对患者的“好”,周兵有些动容,“我珍惜每一次与患者打交道的机会,因为每位医生的成长都离不开患者的帮助,所以我们也要以关注患者的感受为出发点,这样医患双方才能真正地站在一起”。


持之以恒的自我要求


周兵坦承,自己是一个认真的完美主义者,总是要求做好每一件事情。

他说考大学的时候,最想学的是建筑。“因为我对色彩、图形类的事物很敏感。”奈何建筑学院录取分数线比医学院高,他退而求其次进了青岛医学院,直到实习,他才开始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产生兴趣。“离开了机械的背书,让我一下子如鱼得水,无论转到哪科,都能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自信也一步步建立了起来。”周兵嘴角微微上扬。

1992年,是周兵与鼻内镜手术结缘的一年,来到同仁工作6年的他,开始正式跟随彼时刚刚从日本学成归来的韩德民院士学习鼻内镜手术技术。

最初的一段时间,周兵除了帮助韩院士收集病例之外,就是将厚厚一摞鼻内镜相关的论文和书籍读懂吃透。由于那时许多文献是日文,为了更好地理解内容,他专门请日文专业的亲戚进行翻译,而这也为他带来了最初的积累和思考源泉。

任何一个新兴的技术在推进过程中都会饱受质疑,鼻内镜也是一样。“只有没人愿意做的疑难病例,才会轮到分到这里,那时候想给韩院士帮忙,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谈及最初的经历,周兵脸上划过一丝苦涩。于是,在韩院士的指导下,周兵从摆台、配合学起,除了学习“如何手术”之外,他更把目光聚焦到了器械上,每一个手术台上的工具他都一一放在手中仔细品味把玩,逐渐地,对各种手术器械的特点和使用“适应证”了如指掌。就这样,3个月之后,韩院士开始放手让周兵独立手术。“我喜欢把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3个月时间不长,但让我为后来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夯实了规范的操作习惯和基础,这令我受益匪浅。”

从硕士到博士,周兵始终跟随着老师稳步积累前行。谈及导师,周兵说:“与其说韩院士是老师,不如说是兄长。他像一棵大树,为我们遮挡风雨,使我们得以顺利成长。”

尽管是老师的得意弟子,但在学习过程中偶尔也会有挨说的时候。一般来说,手术器械从操作面出来后是带血的,开始周兵没有注意擦拭,钳子的关节中的血凝固后会变得发涩,会像沙纸一样摩擦鼻腔的皮肤和黏膜,造成损伤。被韩院士批评后,他手里总是拿着一块湿纱布,只要器械一出鼻腔用纱布一捋,问题就解决了。

如今,“器械不能带血”早已成为周兵团队手术台前的操作标准,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医生。

多年来,当遇到有价值的病例时,周兵会随时拍照存档

周兵常说,手术做得好,要靠背后的理论基础支撑。多年来,他积累了数万例患者详细的随访资料,为自己、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依据。通过对病例总结研究,掌握了每一种疾病大致的发展规律。

他习惯做完手术再反复看录像回顾,总结每一个细节,然后写手术记录和手术心得,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再次思考、改进和提高的过程。

做手术就像是厨师做菜,看上去用料类似,但不同的人做出的味道千差万别,其中的关窍就是对于每一处细节的把控。对于周兵来说,他最看重的就是“术腔”的清理。

“保持术野的干净,随时清理出血和骨片,看似是多此一举,实际却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一环。”多年来,处女座的周兵在手术中更是把星座特质发挥到了极致,他把这个过程戏称为打扫卫生。

曾经有一次,他在外地进行示教解剖,有位外国专家短暂离场,几分钟后看到了演示画面,连连说了三个“Beautiful!”,这让周兵有些意外:“其实我只是把术腔清理了一下,画面立刻就赏心悦目了,但这恰恰是很多医生做不到的。”

多年来,正是凭借着这份坚持,周兵成为了国内鼻外科的领军人——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主编或参与撰写出版科研教学专著8部,申请专利3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2013年,他主持研究的“额窦外科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5年获批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登峰”人才培养计划。作为主要完成人,他还获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不私藏的“文艺范儿”大师


科学改变世界,艺术塑造灵魂。周兵爱好摄影、绘画、书法和篆刻,在他看来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要做个好医生,除了专业过硬,还要不断丰富自己。“美学中的黄金分割、主题表现和光线运用,可以培养人独到的审美力,开启人的创新灵性。”周兵说。

这些年来,不论门诊还是手术,他都会拎着自己的摄影包,遇到有价值的病例,亲自拍照。为了拍摄出更好的存档标本图片,周兵会蹲在地上,反复多次寻找最佳拍摄距离和角度,直到满意才会起身。

“这些图片非常有价值,对我的技术创新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周兵说。为了提高图片质量,他说这也需要不断学习。有一次央视编导到同仁医院拍摄记录片时,“我留意到央视的摄影师拍摄时用黑胶带遮住了手术室推拉门上的反光,以避免画面中出现呲光,后来我拍照时也会这么做。”

在法国留学时,博物馆是周兵最爱逛的地方,坐落于塞纳河畔的奥赛博物馆聚集了法国近代文化艺术的精华,那是他的最爱。周兵参与编著的《鼻内窥镜外科学》一书,其中诸多专业插图和照片都出自他手。

周兵拍摄的图片,一滴脑脊液滴在鼻尖上

作为国内外知名的鼻科专家,周兵在众多年轻医生眼中,是“男神”级别的存在。就连他的手术视频,都会被很多年轻大夫在午休时反复播放,因为“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副主任医师王明婕已经入科十余年,在她眼中,周兵总是会不遗余力地帮助年轻大夫成长。“比如做鼻中隔矫正手术,主任会手把手让我们在标本上感受不同下刀力度的感觉,他会先切一刀,然后让我们像模子一样慢慢体会。与‘说’相比,主任更看重言传身教的力量。”

在周兵看来,我国的鼻外科技术,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并不在于金字塔的塔尖,而是基层医生的水平。所以只要有机会,他都会重视年轻大夫的“基础养成”。

周兵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如今,讲课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积累到今天对大家的回报,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够对大家,尤其是比我年轻的人有些帮助。多年的讲课经历,教授别人的同时,也培训了自己,慢慢地成长。

作为处女座的典型代表,衬衫、领带、西裤、皮鞋是他的日常穿衣Style,多少年不曾改变。他说,这样能展现出自己最好的状态,迎接病人。32年过去了,周兵已经从当年的毛头小子成长为同仁医院的中流砥柱。 如今,永远停不下来的他又有了新的目标——鼻颅底外科。

这个鼻科与神经外科的交叉学科,因风险大、技术要求高被誉为鼻内镜领域里的另一座高峰。而如今周兵正在做的,就是努力将同仁的鼻颅底外科学科体系化。

“现在我们的耳鼻喉头颈外科可以说站在了世界前列,希望等我退休时,鼻颅底外科也能在国内外占有一席之地。”他说,同仁像一股激流,卷着每个人前进。 


医生档案

周兵
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鼻科首席专家。

兵器谱认证
鼻及鼻颅底疾病、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脊索瘤、颅咽管瘤、垂体瘤、鼻咽纤维血管瘤、脑脊液鼻漏,以及复杂额窦疾病、小儿和青少年鼻疾病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

门诊时间
周三上午 (特需门诊和专家团队门诊)

专家简介

多年来致力于鼻内镜外科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国外引进、国内推广和完善鼻内镜技术。迄今完成了近万台鼻内镜手术,擅长治疗慢性难治性鼻窦炎,如额窦炎;鼻眼相关疾病;鼻颅底疾病,如脑脊液鼻漏、垂体瘤、鼻咽纤维血管瘤、斜坡脊索瘤等;尤其在小儿颅底外科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包括鼻窦颅底骨化纤维瘤等。在国内最早系统开展鼻内镜手术综合治疗相关研究和额窦相关外科基础和临床研究,创造性地提出额隐窝鼻内镜下分型及手术操作原则,创新性提出泪前隐窝入路并在国内外推广采用。

兼任国家卫生计生委耳鼻咽喉科内镜诊疗技术项目专家组组长、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常委和鼻科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医促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及颅底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副会长等。

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英文SCI文章29篇,撰写出版科研教学专著5部,申请专利9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2013年主持研究的“额窦外科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5年获批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登峰”人才培养计划,另外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200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曾获“中国医师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五四奖章”、“首都劳动奖章”及北京市卫生局“优秀共产党员”等。


Responsive image

北京拓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4056187号-2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9号长新大厦603室